今天上午,在2019中国新媒体大会上,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焕斌发表题为《以新媒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破局》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删减版。
以新媒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破局
吕焕斌
双平台战略:直面拐点赢得市场先机
以2014年电视媒体广告由增长转为下降为标志,2015年成为了传统电视媒体迎来危机和转机的拐点之年,而这一年,湖南卫视单频道广告突破百亿,达到了发展巅峰;同样是这一年,我们出台了《湖南广播电视台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若干意见》,将全台发展新媒体所有应该设定的指标、待完成的任务和路径选择列出了23条。从那时开始,我们全力打造传统广电的诺亚方舟,举全台之力办芒果TV新媒体平台,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我为主,打造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新型传播平台,形成了湖南卫视、芒果TV“一体两翼、双核驱动”的双平台格局。
就在不久前,芒果TV跻身2019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的榜单中,芒果TV名列第20强,成为前20名中唯一的国有控股企业。芒果超媒市值在上周突破了600亿,与此同时,湖南卫视的收入、品牌、影响力持续多年保持省级卫视领头雁位置。可以说,在真正的拐点来临之前,湖南广电已经完成了全媒体的布局、蜕变和转型,也收获了“1+1>2”的阶段性成果。
我们的影响力更大。新媒体的发展先机,带来了湖南广电台网融合创作的空前繁荣,进一步壮大了主流舆论。六年来,我们先后获得了23个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5个;我们推出了《绝对忠诚》《为了人民》《我的青春在丝路》等一系列作品;电影《十八洞村》、电视剧《那座城这家人》双双获得今年的“五个一工程”奖,形成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芒果大片现象”。
我们的用户规模更大。据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几大头部卫视的收视份额从2017年的16.2%下降到2018年的10.8%,降幅达到33.3%。但是我们的新媒体平台芒果TV日活量突破7900万,年增速达43%。
我们的创新能力更强。近两年,湖南卫视先后推出《中餐厅》《声入人心》《声临其境》《舞蹈风暴》等30多档创新节目,其中收视和口碑双优项目超七成。与此同时,芒果TV也不甘落后,以互联网视频行业10%的投入收获了50%的综艺爆款,被媒体形容为“视频行业一股热辣而奔腾的力量”。现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一共有50多个内容制作工作室,创造了独特的“马栏山爆款方法论”。
我们的经营体量更大。湖南卫视单频道创收曾经突破百亿,而今年,我们的另一个百亿平台已经诞生,那就是新媒体平台,芒果超媒今年预计收入超百亿。我们从单一的电视广告创收转变为“电视广告+互联网广告+会员+IPTV+OTT”的经营模式,收入结构更多元、抗风险能力更强、发展空间更大。
我们的人才结构更优化。通过六年的融合发展,以电视湘军为核心的马栏山人才队伍已经开始迭代为具有全媒体基因的芒果系战队,这支队伍拥有五千多名一线内容制作人员、两千多名技术工程师,实现了湖南广电人的集体进化。
湖南广电用实践证明,传统媒体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发展新媒体,直接参与新媒体竞争。
拐点即风口:临界点的竞争驱动
2019年,传统媒体的生存压力已接近临界点。在我看来,无论是国际趋势还是国内行业变局,新的拐点正在形成,而拐点即风口,这样的临界点必将驱动新一轮媒体融合的创新。
一是以新技术破局。我们认为,湖南广电的下一个技术风口是5G。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布局5G,已经竖立了中国广电网络的全国第一个5G基站,到明年我们将在马栏山建成一个广电5G局域试验网;同时,芒果TV也建起了5G实验室,正在探索5G时代的内容创作和商业变现等。
二是以内容创新破局。芒果生态的基因就是内容基因,“不创新,毋宁死”的“爱痴”精神是成就湖南广电媒体融合战略发展的秘笈。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湖南卫视、芒果TV的内容创新为核心驱动,以全国独树一帜的“创新飚计划”机制为保障,保持每年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节目上新率以及数量可观的优质头部内容规模,抢占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风口。
三是以马栏山生态破局。湖南省委省政府站在文化强省战略发展高度提出“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这个马栏山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小地域的概念,它是以湖南广电为中心,辐射周边30平方公里,旨在引领全球视频风向的文化创意洼地。作为马栏山建设的领军团队,湖南广电正在全力推进芒果马栏山广场、节目生产基地七彩盒子的建设,在前期的功能设计上,配套超过20个演播厅,硬件建设提供的充足余量,可以保证让湖南广电再火20年。今天即将签约的马栏山学院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专业文创、科创人才,这些年轻人将成为未来马栏山的新生代和中坚力量。我们还拥有达晨创投、芒果基金、马栏山文创投资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300亿,为创业团队提供资本支撑,促进产业孵化,形成更紧密的血缘关系,助力马栏山诞生更多的独角兽。
在马栏山上,我们将致力于打造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超强媒体集团,形成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之上独特而坚韧的“芒果森林”,用文化自信书写新时代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