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丸们好,我是波妹。
很多人说男人都是lsp,
但其实,作为女生,波妹比男生更喜欢看美女。
这样明显的喜好,更是被大数据分析的明明白白,拿起手机随手一刷,全都是漂亮小姐姐。
但波妹今天看到的这群女孩,却有点不一样。
这是一个很“养眼”的视频。
波妹我边看边猜,这是哪家设计师的季度新作,
秀场选在工厂的流水线边上,也太高级了吧!!
模特有盐有甜,有萌有酷,美得自然不做作。
难道是在讽刺流水线审美?
结果视频看完,我傻了眼,
这场秀,是“假”的?!
不是模特,没有团队,
我们看到的衣服,从设计到制作,都是穿衣服的女孩们自己参与的。
更离谱的是,这些衣服竟然都是用卫生纸做的,
而所谓“模特”,都是生产这些卫生纸的流水线女工。
没错,她们都是“厂妹”。
或许提到“厂妹”,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都是,
学历水平低、生活所迫和流水线机器这样的一群人。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她们的生活很悲惨。
她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出身农村,
要么就是家境贫困,没钱读书,
要么就是,家人觉得女孩子不用读书。
早早辍学在家的她们,如果不出来打工,
留在村里,就只有早早嫁人这一条路。
但即便去到大城市,因为学历问题,
能做的只有流水线上最廉价的体力劳动。
在同龄人正享受校园生活的时候,
她们过得却是“睁眼上工,闭眼熄灯”的生活。
工资大多是计件,多劳多得,
在工厂老板的眼里,女工们的手速就等于生产力。
工厂的日常,除了机械轰鸣,就是工头组长的催促。
甚至有的工厂在车间挂上了屏幕,实时计算她们的加工速度。
上班那么辛苦,休息的时候应该舒服了吧?
并不。
她们工作的地方大多远离市区,而工厂更没什么娱乐设施。
日常消遣除了逛逛超市,可能就只有工厂门外的长椅。
更何况很多人出来本来就是为了赚钱,
比起花钱,她们更愿意加班。
确实,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生活和机器没有什么区别,更别提什么生活质量了。
但其实,身在其中的她们并不觉得。
或许在我们眼里,她们的确过分辛苦。
忍着刺鼻的气味,
忍着每天12个小时的站立时间,
忍着逼仄拥挤的生活条件。
她们确实出身平凡,也确实忙得像个机器。
但就像开头提到的女孩一样,她们一样漂亮自信,充满创造力。
波妹在她们的笑容里,看不到苦。
这样的女孩不是个例。
小惠是家里的长女,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
她从小学3年级就知道要捡瓶子补贴家用。
不是生活所迫,而是因为爱,所以愿意。
看着小惠眼里带光的样子,
波妹相信,她的快乐和幸福一点都不比我们少。
她唯一的烦恼是男友的家人常常打电话过来催婚,而她还有一个没有完成的梦想——当空姐。
比起相夫教子过一辈子,她更想要靠自己攒多一点钱,去参加学习培训,离自己的梦想近一点。
她们很努力,也很知足。
22岁的小罗,在榨汁杯工厂上班,平时就很喜欢时尚和健康饮食。
单单因为自己做的产品是和时尚有关的,
看到有网红在用自己做的产品,就很开心,很自豪。
她们可能成不了网红。
但光鲜亮丽的网红身边的所有东西,大到汽车、电器,小到水杯、纽扣,每一件都要经过无数个“她”的手。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厂妹”是一群和时代渐行渐远的人。
10年前,工厂招工只要25岁以下的女孩子,因为年轻能干。
但现在,50岁的人也能在流水线上找到工作。
原因大家心照不宣。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代替人工,
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已经成了机器人的主场。
人要吃饭睡觉,但机器人只需要输入清晰的指令代码,就可以24小时不停工作。
到现在中国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流水线工人被机器人取代。
不管人多像机器,都不可能变成真正的机器。
25岁以下的年轻女孩,越来越少出现在工厂。
而现在流水线上,还在重复已经成为肌肉记忆的动作的,大多数都是曾经风华正茂的"厂妹”们。
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扛起“中国手工制造”的一程又一程。
“厂妹”靠自己,不仅养活了家人。
也扛起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底气。
她们可能穿不起潮服,但你喜欢的潮牌都是她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她们可能做不了空姐,但是飞机上的每一个螺母,都与她们有关。
更让人感动的是,今年疫情爆发,
每一位抗疫一线的“逆行者”,身上穿的都是她们连夜加班赶出来的防护装备。
2月11日,全国口罩生产线的复工率就超过了76%,
生死关头,全国封城,76%背后的每一个“她”,压力都不比医护人员小。
我们能看见站在一线冲锋陷阵的那些英雄,
而她们,就是站在英雄背后默默付出的“无名之辈”。
没有太多时间考虑,口罩生产线上的女工,在除夕夜重回流水线。
为了生产出更多口罩,有人已经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
比口罩更吃紧的是防护服。
防护服比口罩的工艺更复杂,从裁剪到缝制,比一件正常衣服还难。
但它是医护人员奔赴前线的铠甲,不能缺。
她们在流水线上专注笃定的样子,就像对前线的医护人员说:
“你们保护世界,我们保护你们。”
她们虽然“ 没有姓名”,但她们值得被记住。
其实,同样做为女生,她们和波妹一样。
会在枕边放可爱的玩偶,
喜欢化妆,爱穿漂亮的衣服,
偶尔闲下来,也会憧憬自己走出工厂之后的未来。
但她们好像跟我们又有些不同。
她们从未在互联网上发声,从没能在被大家看到的地方留下过身影。
她们从走进工厂开始,就被包裹在车间里,
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和青春过后的几十年。
在中国制造的大背景下,她们像一个个精准排列的像素点,浩浩荡荡,却面目模糊。
但今天波妹想说,
职业和工作没有什么高低贵贱。
努力乐观的她们,
一样值得被所有人看见,也应该被所有人看见。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
公号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看须知
“我花11万,收到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