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不喜欢去菜市场?目前2500多个回答里,多数人都承认自己确实不喜欢,作为一个80后,看到一个个把大家阻挡在菜市场外的理由,我真的表示特!别!理!解!
认为菜市场脏乱差
一提到菜市场,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那就是一个又挤又脏还吵闹的地方。确实,在一些管理水平不高的菜市场,环境是个很头疼的问题,瓜果蔬菜区还好,卖鸡鸭鱼肉的地方简直是噩梦,湿滑的地面和腥臭的气味让人一秒都不想逗留。
觉得自己不会讲价
很多人觉得去菜市场买菜劳心伤神,不仅要挨个问菜价,还不一定问得出真实的菜价,最怕摊主看人下菜碟,卖给家庭主妇5毛,卖给年轻人和中年男人就2块,没有明码标价,也不知道价格该怎么砍,几个回合下来脸皮儿薄就扛不住了,很心累。
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且不说悲惨的996,就算是朝九晚五有双休的上班族,也不是很愿意在吃饭这件事儿上花费时间。大家都清楚想买新鲜的菜要趁早,可一天的工作已经辛苦了,谁还愿意起个大早去买菜,并且还要花更多的时间亲手去做,然后还要洗碗刷锅呢?
网上购买非常便利
当你可以一次选购所有需要的食物,并且不需要讨价还价,不需要自己拎回家,还能发表态度和评价时,放弃菜市场也就不奇怪了,虽然选购的时候并不能亲眼见到亲手挑选,但是基于对平台的信任,很多年轻人还是愿意选择上网购买的。
不想面对社交压力
和经常同一时间来的街坊邻居打个招呼聊聊家常,和熟悉的摊主聊聊今天的菜价和质量,这些菜市场很常见的场景对于很多不爱社交的年轻人来说,真是避之不及,“我可以跟身边的朋友谈天说地,但如果去菜市场我只想买完就走,一言不发。”
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人不会做饭,有人不会挑选,有人只认可大品牌…于是一大批年轻人被挡在了菜市场门外,但同样,还是有一些年轻人乐此不疲地在菜市场遨游。
喜欢菜市场并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作家汪曾祺说过这样一段话: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汪曾祺
这两年三源里菜市场成了网红,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慕名前往,甭管会不会做饭,认不认识很多菜,都去拍照打卡,仿佛朝拜圣地一样,倒也是表达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我虽然很久没逛菜市场了,但我是真心喜欢菜市场里的气氛,大概和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吧。
小时候姥姥总带我去逛早市,她有几个熟悉的摊主,甭管买不买,每天一定到那看一眼,问问当天的价格,聊聊应季的蔬菜,偶尔家里要来客人还会提前让摊主帮忙预留好菜,买鸡买鱼的话,摊主一边聊着天一边就收拾得干净利索,很多热情的卖家还经常多给搭一些小菜,人情味儿满满。
后来超市越开越多,菜市场越来越少,这些情景就慢慢躲进记忆里了。直到去年那次去早市,有个卖调味料的阿姨,看见满是中老年人的早市里一个年轻的我拎着一大堆菜还有一桶油,忍不住问了我一句:“小伙子,你是刚准备开伙吧?”忽然脑海里熟悉的情景又浮现出来。
菜市场和那些坚定选择他的顾客在一起慢慢变老,也许有一天终将被超市、被网购、被更新颖的形式所取代。但只要他还存在一天,他所包含的烟火气息和市井百态就依然是一座城市清晨最美的风景,依然是无数认真生活的人的情感希望所在。
那五颜六色的蔬果和翻腾游泳的鱼儿,那邻里之间的问候和热情摊主的叫卖,那满载而归的手拉车和心满意足的脚步,让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