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7年起,动荡由北京、上海迅速蔓延至全国,各种民间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因为意识形态相左,它们经常闹出摩擦,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肢体冲突,闹出人命。其中安徽的情况非常严重,大规模武斗频繁发生,周总理为了改善这一混乱局面,派遣李德生前往皖地主政,他可不是一般人。
李德生是老革命战士了,12岁时便已经带着儿童团执行各种外围任务了。14岁时,他被破格准许参加红军,曾跟随红4军转战鄂地、豫地,1935年参加长征。抗战时,他在129师任基层干部,曾先后经历了多次大战,功勋卓著。
解放战争时,李德生在王近山将军手下任旅长,挺进大别山时,他率部充当先锋,接连突破敌人数道封锁线,为后方主力部队开辟了一条逃生通道。1951年,他以师长的身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期间,李德生在一线指挥部队作战,挡住了联合国军整整一个多月的连续进攻,取得了一场史诗级的大胜。
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1957年,他进入军校学习。动荡时期,安徽的社会矛盾激烈,民间团体间的肢体冲突越来越频繁,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周总理为了遏制此乱象进一步蔓延,将李德生将军调到安徽军区任一把手。他在处理冲突的时候,没有采取“以暴制暴”的手段,而是让解放军战士们组成人墙将民间团体隔开,不让其互相接触,肢体冲突自然就消弭了。
一段时间后,安徽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周总理闻讯后非常高兴,遂正式任命他为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军政大权一手抓。1970年,毛主席决定改组总政部,并提名李德生担任主任。谢富治表示李德生之前很少做政治工作,领导总政部恐怕不妥,因此,他提请主席另择良人。主席听了这番话之后很是不悦,严肃诘责了谢富治,并当场拍板决定将李德生调到总政部任职。
李德生得知任命消息后,非但没有感到开心,反而满脸忧虑。他当时已经在国务院、军委担任要职,纷杂的军政事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现在又要再挑一副重担,他实在怕自己干不好。周总理闻讯后,劝勉他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当下是特殊时期,能者要多劳,切不可有推辞和畏缩之意。
1971年初,毛主席已经察觉到有一股神秘的暗流正在军政两界流动,为了防患于未然,主席又赋予李德生一项重要使命:主管北京军区。李德生到任之后,立即整顿部队,加强党中央对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权,将北京军区打造成一个坚若磐石的铁桶,把一切不稳定势力挡在了外围。
913事件爆发后,李德生配合党中央进行善后工作,努力把此事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1973年,他正式当选军委副主席,协助叶帅主理三军。江、姚等人想要拉拢他,他坚决予以拒绝,始终恪守党规党纪。江、姚气急败坏,遂对他进行无端攻击,他迫于压力,只得暂时退出军委。动荡结束后,李德生配合党中央进行拨乱反正工作,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11年因病离世,走完了壮丽辉煌的一生,享年96岁。
李德生将军的战功比起一众开国中将、上将可能并不耀眼,但他在动荡时期的贡献是旁人无可比拟的。他几乎以一己之力稳定了安徽的形势,后来又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了党中央和人民政权,击破了腐坏分子的阴谋,是共和国忠诚的卫士,他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