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潘石屹给哈佛捐款一千五百万美金?

2019-07-30   重庆留学360

其实,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报道,对于常青藤名校的捐赠招生潜规则早已屡见不鲜。

名校接受“捐赠”不是新闻。

英国剑桥2000年就曾接受了比尔盖茨捐赠的2.10亿美元的资金。在2015年度,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已经高达364亿美元,排名全美第一。同年,它获得的捐赠排名全美第二。斯坦福大学的捐赠基金规模排名全美第五,高达222亿美元,它在2015年获得的捐赠总额排名全美第一。

只是长期的捐赠文化下,捐赠者从“老生”衍生到“新生”恐怕就在所难免了。

早在2013年,《南方周末》就以一篇《美国大学招生“潜规则”》,细数美国精英大学招生“潜规则”。文中披露,“如果你能给哈佛大学捐款至少100万美元,你就能获得哈佛学校资源委员会(COUR)会员资格”

而这些子弟都是谁呢?

《卫报》拿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举例子,说他“学生时期虽然成绩平平,却被哈佛大学录取。这也许与他的父亲曾承诺向哈佛捐赠250万美元有关,又或许是招生办公室认为,他才是最终为中东带来和平的天才。”

“捐赠”似乎成了欧美名校名校和权贵阶层最甜蜜的关系。

这一关系正进一步将更多的平民阶层、非“精英”阶层推在大门之外,成了社会关注的问题。也就是文章开始这一起诉讼的来源。

02

为什么名校热衷接受捐赠呢?

维护名校的体面 保持经营的独立

对欧美的实力高校而言,是否能够办好,很大程度上看它能吸引到多少捐赠。这些关系到学校是否能够拥有一流的校园设施,世界级的教师,最尖端的科研技术,同时还能让许多无法依靠家庭承担费用的一流学生进入其中学习。

私立大学的校长,其就职期间最核心的职责之一,便是为学校筹款,因为美国大学为了维持自身在学术、教育等各方面的领先地位,所需要的教育与科研经费,是非比寻常的。

而如果这笔钱由政府拨付,且不说拿到的金额会大大缩水,拿到钱后还能否保持学术教育方面的独立性,就不好说了。

给学生经济上关怀

高额助学金是很多名校的优势之一

根据华盛顿邮报网站2015-2016学年的问卷:哈佛毕业生当中56%得到基于需要的助学金,平均得到资助47,053美元;耶鲁大学1364名新生当中,51%得到基于需要的助学金。

而斯坦福对于父母年收入低于12万5 美金的学生基本免费。斯坦福大学的无贷款资助政策使多数年收入低于60000美元的家庭不用缴交学费及住宿费。斯坦福录取援助的对象很多都是国际海外生。

正义的理由之外,也出现了许多小心思:“捐赠”要钱事小,通过钱过滤掉“穷人”,保持“血统纯正”是真

(哈佛大学毕业典礼 图源:新华社)

据了解,对于哈佛招生办招收“捐赠生”行为,当时的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曾发邮件夸赞其是“英雄

“你再次创造了奇迹,我对于你招收的学生非常开心。这一次招生是一次巨大胜利。”

对于此消息,有人表示并不稀奇——

“哈佛招生潜规则”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在其招生系统内部,有一个VIP绿色通道,专为一群“特定人群”服务。

据了解,为了让这些“VIP”能够顺利通过招生面试,哈佛招生办“苦心积虑”为其设置了一系列“暗语”,比如:

“小奖励”

这一项针对的是哈佛捐赠者的亲属,教职工子女,哈佛校友的子女(继承群体),学校招募的运动员以及少数族裔。

“院长关注名单”

也可以叫做“关系户名单”,上名单的人基本上都与学术能力无关,而是靠家族捐赠而进入名单中。

比如说给哈佛捐钱建立了一个图书馆,就算是对学校做贡献者,他们的子女会被优先选择。

“Z-list”

这项招生暗语一直是哈佛大学不愿意直面透露和辩解的,在这个list上的申请者,几乎都是不满足哈佛录取的硬性条件,但除非主动放弃,不然都会被学校录取。

主要是他们的关系“够硬”!

但唯一有差别的是,在这个名单上的申请者都要延期一年入学,申请一年gap year。

坊间传闻奥巴马的女儿玛丽亚奥巴马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哈佛,在2017年12月15日哈佛放榜日,并没有看到她的名字。

这个消息是在5月1日才被通知到,而后玛丽亚奥巴马选择了一年gap year,延后入学,这和“Z-list”的录取方式如出一辙。

奥巴马和他的大女儿

在美国,捐楼上名校是富人们的常见做法;

接受校友馈赠,延续二代关系,在美国高校也并不罕见。

根据福布斯中文报公布的2013年美国大学捐款统计,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是美国最富有的两所大学。

图源:福布斯中文报

该表格统计了美国最富有的22所高校在2013年获得的捐赠数额——

图源:福布斯中文报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高校捐赠”在美国是一个较常见的现象,不仅是哈佛耶鲁等常青藤获得捐赠,美国其他公立学校也在获捐榜单之上

对于所谓“捐楼上哈佛”说法,哈佛官员也给出回应:

捐赠者可以为低收入学生提供奖学金和经济援助,并帮助支付研究费用和大学的其他学术成果。Harvard points out that donors fund scholarships and financial aid to its low-income students and help pay for research and the university’s other academic endeavors.并声明,给钱并不能保证入学。And giving money doesn’t guarantee admission, university officials said.

2014年9月,香港陈启宗、陈乐宗兄弟通过家族基金“晨兴基金会”,向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捐赠3.5亿美元,创下哈佛378年校史上单笔捐款金额之最。

2015年,约翰保尔森向哈佛大学捐款4亿美元,打破了校史记录。

2016年9月,在旧金山的一次演讲中。Facebook掌门人扎克伯格的太太Priscilla Chen宣布他们夫妇将在未来10年里先出资30亿美元,相当于200多亿人民币的资金作为在本世纪末之前治愈这个星球上的主要疾病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包括成立生化科学研究中心(将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建立)。

捐赠文化的起源于近代早期,在人文主义、新教和清教教义的影响和推动下,英国社会各界人士,为了打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地位,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和范围,纷纷捐资创办文法学校、大学学院,捐赠图书、设立奖学金,增开公开讲座,掀起了一股教育捐赠的热潮。

美国大学接受校友的捐赠率也是衡量其办学是否成功的指标之一。以美国常春藤盟校(The Ivy League)为例,这些私立大学虽然也会得到美国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但数额极其有限,与公立高校得到的巨额补贴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捐赠名校,无论对于捐赠者和受赠者来说,都是“双赢”,捐赠也成为富豪们圆梦名校的一条捷径。

对于中国大陆学生而言,超低录取率的世界名校仿佛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根据2018年的美国大学录取数据,藤校录取率均低于10%,哈佛大学仅为4.7%,而这其中国际生比例不足13%,中国学生能够跻身其中的每年不超过3人。其他学校的竞争激烈也可想而知,捐赠留学,让你在录取率极低的夹缝中,仍存一道名校之光。

“以捐赠,进名校”, 良的捐赠传统在英美大学成立之初便一直延续至今,闻纳教育遵循海外法律中鼓励对名校捐赠的政策,大力开展常春藤名校的保送计划,以独特、专业的名校捐赠方式,帮助数百名精英子女进入英美名校。同时,我们还提供背景提升,圈层融入,高端礼宾等增值服务。

闻纳教育集团秉承培养优秀继承者领袖精神,着重精英教育,回报社会为力量的信念,以其独特、专业的名校捐赠方式为下一代继承者们实现“家族名校梦”。

闻纳教育的名校捐赠直录目录如下:

(但中国人怎么捐赠,是不是要找机构做, 具体问题探讨,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重庆立思辰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