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是中国封建王朝特有的产物,这种畸形的做法极其不人道。太监是一群不完整的人,不完整的身体造就了他们心理上的缺陷,他们的行为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异于常人。但偏偏这种不按常理出牌、让普通人捉摸不透的太监,却对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权利触手可及。特殊的身体加特殊的身份让太监这个群体能够参与到政治权力斗争中去,从而让这个群体的影响力扩大到极致,大到影响一个王朝的兴衰,大到左右整个历史的走向,大到决定万千百姓的福祉。
对于太监这个群体,有渺小如尘埃的,有沉重如国之重器,位高权重的太监从来不少有,赵高、魏忠贤、李辅国等,他们权倾朝野,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他们贪婪无比,恨不得将国家搜刮一空。他们有着相同的国籍,他们来自同一个民族,所以他们是中国历史的特产,你几乎不可能在别国见到太监,也不可能见到外国人到中国当太监。但偏偏就有这么巧,在中国元朝时期,真有这么一个外籍太监。不知道是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个外籍太监在元朝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这股能量将大元帝国付之一炬。
此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籍太监,高丽人朴不花。朴不花很小就净了身进宫当太监,起初只是做一些端茶递水、扫地擦桌之类的杂活。本无出头之日的朴不花偏偏在宫中遇见了他的贵人,同为宫中杂役的宫女奇洛,二人年纪相仿、身世相同,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相濡以沫、同甘共苦。
日子一天天过去,朴不花还是那副囧样,但女大十八变的奇洛却出落成一个大美人。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美人总会被临幸,美丽乖巧的奇洛很快便被元文宗的儿子妥欢帖木尔发现,并把她纳进自己的府邸。妥欢帖木尔对这位美人宠爱有加,因为奇洛的关系也会经常照顾一下朴不花。元文宗驾崩后妥欢帖木尔继承大统,史称元顺帝。跟着元顺帝进宫的奇洛一下子就水涨船高,成了元顺帝的二皇后,同时也是皇帝最宠幸的妃子。
奇洛在享尽荣华富贵的同时,也没忘了那位与她同甘共苦的朴不花。在奇洛的提拔下,朴不花被封荣禄大夫兼资正院使。资正院是个油水衙门,朴不花在这个岗位上可没少捞。当然朴不花所贪之才自然少不了奇洛那一份。随着所贪之财越来越多,嫉恨之人也随之而来。不过朴不花是个很会来事的人,他不仅能贪,还能打点各方衙门,朝中的权贵、皇亲贵族都收过他不少好处,也建立了强大的人脉关系网。有了靠山的朴不花,就更加肆无忌惮的贪污了。
随着财富的积累,白花花的银子已经激发不了朴不花的兴趣了,他开始对权力感兴趣起来。巧的是元朝没有汲取中华历史太监不得干政的教训,加上好队友奇洛的耳边风,元顺帝毫无顾忌的把朝中差事交给朴不花,朴不花借此积累了大量的政治资源。后来奇洛的儿子被册立为太子,朴不花不满足现有的权力,开始把手伸向皇权。他一心一意地服侍着太子,帮太子挡住所有的逆耳忠言,让太子整日沉迷在吃喝玩乐当中。巧的是元顺帝也是爱玩的主,自己不想管政务就撒手给太子,太子也不想管就推给了朴不花。
这下帝国的权力就落到朴不花手里了。朴不花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清除异己、贪赃枉法,搞得大元朝堂是乌烟瘴气。于是国内的局势开始动荡起来,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蒙元的地方军阀也开始蠢蠢欲动。朝廷外烽烟四起,朝廷内也没消停。太子监国已久,但老皇帝迟迟不放权,拥立太子的朴不花和奇洛便想逼顺帝退位。不过这伙人都是些酒囊饭袋,并没有造反的才能,其政治水平也是不入流的,造反的计划不小心败露了。元顺帝勃然大怒,命人将太子、奇洛、朴不花等一干党羽纷纷下狱。然而当元顺帝醒悟过来,准备整顿朝纲时才发现,元帝国的江山大势已去,北方的军阀正大肆抢地盘,已经平定南方的朱元璋也剑指帝都,他手中的大元江山大部分已经不姓孛儿只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