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风起陇西》第十四集后,分明感觉烛龙确实是诸葛亮的人,但是北伐的失败,并不是烛龙泄的密,可能另有其人,而这个人不是陈恭就是冯膺,其目的也是暗藏更大的野心杀机。
烛龙的烛繁体字“烛”右边是蜀,所以,就是暗示烛龙把蜀架在火上烤,给蜀国带来巨大危险,内部的魏谍是危险,但是如果蜀汉只留在蜀地发展不去北伐岂不是更大的危险,对比内部的谍,外部的长治久安才是立命之本。
五仙道在诸葛亮北伐之时扩大到一万人,诸葛亮不会没有发现这件事,任由其发展不是认为五仙道没有翻天覆地的能力,而是五仙道也是诸葛亮的一个棋子。
诸葛亮说过一句话:“身为领导者,我必须寻求某种程度的内部安定,这种安定往往是要付出代价”。
想要北伐顺利,首先就必须是后顾无忧,后方大本营里面的人,哪怕有一个掌握一点权力有点动摇,诸葛亮的北伐之路都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
“青萍计划”第二个阶段目的就是离间诸葛亮和李严,只不过诸葛亮顺水推舟,用烛龙这步棋把北伐的不和谐的声音熄灭。
《风起陇西》假烛龙高堂秉被抓,真烛龙不是陈恭,便是阴辑
剧情到达一半的时候烛龙高堂秉就现身,无论是他的神秘程度还是个人的能力,似乎都没有让人感觉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特别是高堂秉被抓后,柳莹也见到了真的烛龙,同时也暗示确认了高堂秉就不是魏谍。
第十二集当中,从高堂秉和阴辑和对话可知,阴辑是一个有能力,有弱点,无可替代,大智若愚之下看起来老实忠厚的人,特别是他这个人的弱点分明,更加令人觉得他有当烛龙的潜质,一个人没有弱点还有能力无可替代,这其实是让上司最不放心的事情,反之则是最容易隐藏在蜀汉高层的人物。
阴辑所负责的司文司是司文曹里最重要的部门,魏、吴游枭的训练、潜伏、联络调度还有后方支援都是阴辑在掌控,阴辑这个人和他的位置很有价值,本身烛龙就是双谍,他也是司文曹继高堂秉后的重大高层。
阴辑虽然掌握着很多信息,并且还有较大可能是烛龙,但是面对冯膺的气场本能的下跪和满头大汗,似乎也说明了他只有小贪而无大“逆”。
高堂秉被抓,阴辑成惊弓之鸟,那么回到蜀汉的陈恭是烛龙的嫌疑愈发明显。
陈恭不仅仅是双谍,更有可能是三谍,一面是魏,一面是蜀汉,另一面是自己的私心。
陈恭回蜀汉后用计谋除掉冯膺,报当年杀父之仇,取而代之坐上曹掾之位。(陈曹掾是陈恭父亲,当年是冯膺杀了陈恭父亲才上位,所以陈恭除掉冯膺也符合剧情逻辑)
他在蜀汉很有可能应该是李严的人,后杨仪复位后,在杨仪手下,在魏是郭淮手下,而他似乎也在被诸葛亮暗中控制。
并且演员陈坤对陈恭这个角色的定义就是“藏”
从陈恭认识荀诩接触翟悦开始,他无论面对哪一派都是隐藏,在翟悦死后,陈恭一直到生命的尽头或许都做不了真实的自己。
你觉得剧中的诸葛亮是幕后主使吗?
陈恭和阴辑谁才最有可能是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