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 战胜卒中
2024年10月29日
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倡导通过科学运动,预防卒中发生,
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1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
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 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可导致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
我国卒中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是亟待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大部分卒中幸存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残疾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2
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每一分钟都很宝贵。脑细胞在缺血状态下会逐渐受损,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导致不可逆转残疾的风险也越高。因此,怀疑卒中时,必须争分夺秒,尽快就医。
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即观察是否存在双脸不对称,口角歪斜的情况。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即伸直双臂并平行举起,观察是否单侧无力、抬不起来。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即通过对话观察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甚至不会说话。
一旦发现上述任何突发症状,要高度怀疑是脑卒中,应立刻拨打“120”寻求救助。
3
脑卒中的救治
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当地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
急救车抵达前
尽量让病人侧卧,头稍后仰,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病人出现呕吐,要及时清理口腔,并确保呕吐物不会堵塞气道。
切忌盲目给病人喂水、饮料或药物,以免延误病情。
注意记下发作时间,不要自行转运。
4
脑卒中的预防
高危因素自我筛查
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
控制体重
健康饮食
科学运动
积极治疗有关疾病
戒 烟
5
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体医融合”是将体育锻炼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共同助力健康管理与提升。在预防和治疗卒中方面,体育锻炼和医疗服务就像“双重保障”,缺一不可。
运动保障:体育锻炼,预防为先
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世界卒中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 75 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都能有效预防卒中。
运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和血糖,而这些都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医疗保障:及时治疗,促进康复
一旦发生卒中,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挽救生命。专业的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结合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康复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体育锻炼与医疗服务紧密结合,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中提出的“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战略主题、“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等理念相呼应,为我国的卒中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卒中学会. 卒中患者知识手册,2024.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健康科普素材。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卞 菲 唐怡菁
审核:陈 英 汤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