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上午回家前,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位骑三轮车卖菜的农民。他身穿上世纪某阶段流行的草绿色上衣,双手抱在胸前。其动作,让我想起来当年跟着父亲卖菜的自己。
作为农民,种些萝卜白菜到深秋和冬天的时候来卖是正常现象,不过,我家里似乎有些不正常,因为每年都种好几亩的萝卜白菜。于是,每年都要有一大段时间,甚至两三个月的卖菜时光。
为了卖菜,凌晨两点多起来是家常便饭。去的早可以遇到批发的,尽管便宜,但是考虑到家里存货太多,也愿意卖给他们。这样就要早早的去,否则,别人去的早,等你去的时候,批发的就买够了。
凌晨两三点起来,那绝对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要经常早起。特别是在冬天的夜里,一路上只能遇到几个同样卖菜的,吱吱呀呀的蹬着三轮车。其他的,连鬼都见不到。
说起来骑三轮车,我算是深有感触。记得2007年读大一的时候,家里没有一辆机动三轮,也没有电动三轮,只有一辆人力三轮车。寒假回家了,父亲骑着自行车,在前面拽着我骑的三轮车。
为了不让父亲太费劲,我就一直蹬的很紧凑,可以说是马不停蹄。谁知道,还是年轻,后劲不足,没多久就不想蹬了。但是,五六百斤的白菜,我不用劲蹬,父亲在前年怎么办?
那时候没有一双像样的手套,冰天雪地的,握着把手的手在到达目的地后已经冻僵,放在火上烤了好大一会儿,才恢复知觉。里面穿的秋衣秋裤早已被汗水浸湿!十多年过去了,那不太好的感觉现在还记忆犹新!
五六百斤白菜,其实也卖不了多少钱,因为一块钱可以买十五六斤。很多买菜的还心灵手巧,把一颗五公斤重的白菜,愣是剥成五斤。美其名曰,那些外面的菜叶要拿回去喂鸡子。这样一来,他们花五斤的钱就可以买到十斤的白菜。真的是精打细算啊!只可惜,苦了我们这些菜农。
这点委屈是要受的,并且和其他事情相比并不算什么。十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次去我初中的母校卖菜的悲惨经历!
当时,我一个亲戚在那里教学,和管食堂的人关系还行,于是,说说情,让我们去那里送一些白菜。
记得,那天下午父亲和我两点就去了,因为我亲戚说,管食堂的人两点有时间。谁知道,我们在门外等了两个小时,人家才慢悠悠的回来。好吧,为了卖这一车白菜,受两个小时的冻也就忍了吧。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管食堂的人是我初三时的音乐老师。他却是一个更善于精打细算呢人,他让五六个做饭的师傅集体出动,一起动手把一颗大白菜剥的只剩下一个心。当时,父亲实在看不过去了,就说,少剥点就行了,那都是可以吃的。
谁知道,我那位音乐老师竟然发火了。大声的在那里叫喊着:你以为我们想买你的白菜啊,不是那谁谁给我说好话,我才不要呢,卖菜的人多了!剥几个叶子,你还不愿意了,不愿意了拉走。
在我当时的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尖酸刻薄的话。于是,他也生气了,就不卖了,把那些师傅剥到地上的菜叶子也捡起来,拉走了。搞得我那个亲戚站在旁边,好不尴尬!
谁说不是呢?大冬天卖个白菜,本来就很不容易了,自己的尊严还要残遭蹂躏。当时,我都想,为什么非要当个农民,活没少干,没钱花,还被人看不起。
上次回家,在房间的角落里,看到了我给父亲买的保温杯。他患有糖尿病,经常口渴,然而没有一个保温的杯子,出去半天,连一口热水都喝不到。那年,我要开学了,走之前到县城的批发市场上,给他买了个保温杯。如今,父亲已经病逝已经将近七年了。看到那个杯子,心里酸酸的,非常不是滋味!
记得,那次去卖菜。走街串巷的,父亲说,咱喊喊吧,让人家知道有人来卖菜了,这样卖的可能快一些。当时的我,正在上大学,觉得自己是个大学生,有些不好意思张嘴喊。于是,父亲见我不吭声,就没有说什么,自己一直在喊。让我心里一直惭愧的是,他那时候还在咳凑,口袋里装着薄荷片,还在坚持着喊。
后来,就业了,我才发现,自己当时那点所谓的脸面,在艰难的生活面前,又算得了什么?每当想起父亲的叫卖声,阵阵酸楚爬上心头,让人好不难受!
所以,我现在教育我的学生,无论你家境如何,无论你将来从事何种工作,你都应该善待社会底层的人。因为,他们往往是付出劳动最多,经济回报最少的,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