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但女大三抱金砖,农村择偶年龄好复杂

2019-09-11   农俗俱乐部

有个表姐要结婚了,男朋友比她小五岁,这个年龄差虽然不是很大,但也不小。

放在农村来说,都会觉得这个差距不太合适呢。

农村普遍能接受的是“女大三抱金砖”,觉得女方比男方大些会比较好,但也不能大太多。

当然,这句农俗其实有点重男轻女了,会觉得女人大一些,就能更好地照顾好丈夫和家庭。

但殊不知,农村还有另一句俗语,指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下面就简答和大家解读一下这句农村俗语!

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

这句俗语简单理解下来就是,宁可男方大7岁,也不要女方大1岁。

这句话与之前说的“女大三抱金砖”的择偶年龄观念还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个人看来,这句话更符合现在很多女性的择偶观念。

从心理学上说,男人其实成熟是比较晚的,心理年龄有三岁左右的偏差,也就是说,男生22岁,但其实心理年龄只有19岁左右而已。

所以能看到很多男性普遍其实成熟得比较晚,有时候甚至还有点孩子气。

所以如果女生找了比自己还小的男朋友或者丈夫,那么就可能会很累了,什么事情都得亲力亲为的去操心,处理邻里关系或者处理事情上,也得更加成熟一些。

有时候因为另一半不够成熟,还会给女生带来一些困扰。

比如我爸妈,当年他们18岁就结婚了,符合当时农村的普遍现象,但爸爸比妈妈小两岁,爸爸看待事情就不是很清楚,对于爷爷奶奶也是比较不敢反抗的。

妈妈受尽委屈,两年后分家,爸妈独自去分到的地基盖房子,锅碗瓢盆,甚至是中庄稼用的农家肥都没分到点好的,但爸爸很听爷爷奶奶的话,妈妈什么也不敢说,有时候和奶奶发生争执回到家还要遭到爸爸的呵斥。

到现在她也常说,跟着爸爸的那些年过得太苦了,年龄小成熟晚,女人要受很大的苦。

之后爸爸成熟一些后,也渐渐看透分家后爷爷奶奶对他们的冷遇,对其他兄弟的偏爱。

开始放下大家,顾起了小家,才开始和妈妈夫妻同心的开始拼搏,日子才开始一天天好起来。

所以找比自己小的人当丈夫,其实是很累的事情。

而后半句也很好理解了,不可女方大一岁,也是在说,找个年长一些的丈夫会好一些。

其实现在很多女生的择偶观也很符合这句农俗,很多女生喜欢大叔,觉得大叔更会体贴人,更有被宠爱的感觉。

而找个小自己的男朋友,对方情绪很容易不稳定,谈恋爱的时候像带兄弟,结婚后就像带儿子,什么事情都要将就他的情绪,什么事情都要迁就于他。

而且女性因为生理和心理都要比男性成熟得早,也导致了大部分的女性外表看起来也要成熟一些,简单点说就是老得比较快。

所以如果还找了个比自己小很多的男性当伴侣,那很快就能看出两人的差距,外人也会嘲笑夫妻像姐弟,甚至是母子。

当男人也嫌弃家里的妻子容颜老去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会出轨了。

还有以前农村不是经常有说“养老姑娘”的说法么,在我妈妈的年代,20岁结婚就已经算是老姑娘了。

所以对于这句农俗还有种解释是说,男人年纪大了也不愁娶不到媳妇儿,但女人年纪大了的话,就容易被人说闲话,就很难嫁出去。

所以,宁可男人晚点结婚,也不要女人结婚太晚。

但按照现在国内的男女比例来说,男人如果不努力,年纪大了却一无所有,也是会娶不到媳妇儿的。

而农村现在还有个现状就是,很多父母的观念已经改过来了。

比如我有个朋友,她自己24岁,弟弟22岁,她爸妈都会整天催弟弟结婚,而对朋友却说“现在男孩子愁找不到媳妇儿得太多,女孩子倒是不愁嫁的”。

农村不仅离婚率高了很多,就连光棍也逐年增加,尤其是找不到老婆的男人。

这其实和以前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关,家家都想生儿子,有的人家生下女儿就送人或者丢掉,导致农村女孩子比较少。

但城里的女孩子鲜少能看上农村小伙的,所以光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了,话说回来,年龄不代表阅历,我也有见过很多年纪很小,但超级懂事的男孩子,也见过很多三十多岁还是沉迷于游戏玩乐游手好闲的男人。

只是说,年龄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条件,毕竟每个人走过的路,受过的伤害,是不能一下子就看出来的。

年龄可以是参照物,但却不是绝对性的条件,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其实是合适和相处舒服。

好了,祝愿农村的兄弟姐妹们都能有一段美好的婚姻,都能永远幸福。

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有趣的农村俗语和说法呢?欢迎留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