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书法界往往藏龙卧虎,能够名传后世的人,一般都是身居显赫之位,在某种因缘巧合之下才被后人所熟知的。
其实一些不被后世广泛熟知的大师级书法家所在多有,在宋代的书法界有这样的一个书法家,他是独得“二王”法的一个人,在他的时候,他与米芾并称于世,元朝的一个书法家危素在一段跋文当中这样评价他的字:
“宋之名书者有蔡君谟、米南宫、苏长公、黄太史、吴练塘最著,然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若也。”
“宋之名书者有蔡君谟、米南宫、苏长公、黄太史、吴练塘最著,然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若也。”
意思是宋朝有名望的书法家当中,有蔡襄,有米芾,有苏东坡有黄庭坚,有吴琚,然而其中最能得“二王”法度的,要属薛绍彭了。并且说他超越了唐朝人!
薛绍彭与米芾齐名,世人称之为“米薛”或者是“薛米”,米芾曾对这个评价说道:
“薛绍彭与余,以书画情好相同,尝见有问,余戏答以诗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犹如兄弟或弟兄。”
“薛绍彭与余,以书画情好相同,尝见有问,余戏答以诗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犹如兄弟或弟兄。”
《大年帖》页,宋,薛绍彭书,纸本,草书,纵25.1厘米,横34.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绍彭启:多日廷中不得少款为慊。晴和,想起居佳安。二画久假,上还,希检收。许借承晏、张遇墨,希示一观,千万,千万!承晏若得真完,虽《异热帖》亦可易。更俟续布,不具。绍彭再拜,大年太尉执事。廿八日。
此帖名也作《晴和帖》。这是一封与藏友谈论藏品观摩与交流事宜的书信。信中首先提到归还两幅久借的绘画,然后表示希望借观对方所藏制墨名家李承晏、张遇所制名墨。并云李承晏墨如是完整的真品,愿以自藏王羲之《异热帖》与之交换。信的上款“大年太尉”,据考证应是北宋宗室、名画家赵令穰。
此帖行笔圆健,结字安详,从容不迫,深得“二王”遗韵,是薛氏的代表作品。上钤“贞元”、“绍兴”等半印,裱工钤“许子仙鉴定印”“许烈之印”“孔氏季修”“受青”等印。
《寓意编》、《铁网珊瑚》、《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等书著录。
薛绍彭草书《大年帖》
薛绍彭草书《大年帖》
两个人不仅是至交好友,在艺术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更是天分超拔,也是巨富之人,能够有着极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所以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翘楚。
元代的大书法家赵子昂说:
“道祖书如王、谢家子弟,有风流之习。”
“道祖书如王、谢家子弟,有风流之习。”
意思是说薛绍彭的书法有晋人王羲之家族和谢安家族的风流之感,可见薛绍彭对于六朝书法领悟的精透。
薛绍彭草书《大年帖》
在前面的文章当中,我们谈到什么是正统书法,什么是“江湖书法”,简而言之,晋人书法才算是真正的书法正脉,所以王铎才会说“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意思是倘若你的书法不学晋人,那么你就是“野路子”。
而对于后人来讲,晋人的书法墨迹极少,唐人乃是对于晋人书法继承最为彻底的一个时代,但这个时代的墨迹也极少,这就到了宋代,在宋代的书法群体当中,以米芾和薛绍彭最得“二王”之法,两个水平都差不多,都是后人上追晋人的桥梁。
在大书法家宋高宗眼中,真正的“宋四家”根本没有蔡襄,而是“苏、黄、米、薛”,从书法水平上来看,蔡襄也的确偏弱,能够位列“宋四家”乃是其身份地位决定的,而非书法水平。
薛绍彭草书《大年帖》
元代的虞集更是对于薛绍彭推崇备至:
“米元章、薛绍彭、黄长睿方知古法,长睿书不逮,唯绍彭最佳。”
“米元章、薛绍彭、黄长睿方知古法,长睿书不逮,唯绍彭最佳。”
意思是在宋代能够得古法的人,以薛绍彭为最佳!
薛绍彭的影响力不如米芾大,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传世墨迹不多,米芾能有几千件墨迹传世,而薛绍彭仅有寥寥数件而已,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的《大年帖》了。
薛绍彭草书《大年帖》
这本《大年帖》现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作既有着王羲之《十七帖》的不即不离、简约肃静之美,也有着孙过庭《书谱》的秀逸和连绵,并且每一个字都是“教科书级别”的草法,真可谓是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在唐宋两朝,能有如此水平的作品仅寥寥数件而已。
-end-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因无法溯源而未及时与原作者沟通,现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账号转载的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绝无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私信后台,本公众号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