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长白县的书生柳荆家境贫寒,父母早逝,独自一人住在破旧的土屋里,靠给人写书信,赚点小钱,勉强糊口。因为家贫,亲朋好友的都不爱登门。他是个有志气的人,也从不去亲戚家寻求帮助。每日都苦读诗书至深夜,盼望着自己考取功名,光耀祖先,告慰九泉之下的父母。
有一天,他从集市回来,路过一片田地。
正急匆匆地走着,忽然听到后面有尖细的怪异声音响起:“您看我像什么?”
觉得此人奇怪,惊奇的回头一看,不由哭笑不得。
原来是个硕大的黄鼠狼,它带着破草帽,穿着一件肥大破旧不堪的衣服,也不知从哪里弄到的,样子滑稽可笑。
看到它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样子。
柳邢却忍住没笑。
因为他曾经听老人说,黄鼠狼修炼年头多了,就会找人讨封。
忙认真的说道:“我看你像个老人!”
那黄鼠狼听罢,非常高兴,笑着说:“你真会说话,对我有恩,我会报恩的!”
言罢,兴奋的蹦蹦跳跳的离去了。
柳邢听罢,看着它的背影,苦笑着摇摇头,一个动物,能帮助自己什么?并没有放在心上。
几个月后,有一天晚上,他迷迷糊糊的听到那个尖细的声音又响起,柳秀才快起来,晚了,命就没了!”
柳邢一惊,外面电闪雷鸣,方知道要下雨了,自己竟然没有听到。
他觉得应是那黄仙的话,可外面要下雨了,它竟然让自己出去,真是荒唐,以为它在捉弄自己,不再理它,躺下了。
可雷声震耳,没了困意。
过了会,大雨滂沱,他破旧不堪的房屋漏雨。
只好叹息着起来,懒洋洋的拿起木盆接水。
可他家太穷了,只有一个木盆,不大会,地上都是水了,他的鞋也湿了,不知如何是好。
没想到,这雨下这么大,一脸的愁云苦雾,唉声叹气的。
此时,响起急促刺耳的敲门声,那个声音又响起:“柳秀才快出来,再晚了,就没命了!”
柳秀才本就烦躁,听了,很是恼怒,遂拿起棍子,冲出去欲打那黄仙。
他刚出去,后面忽然听到轰隆一声,回头一看,大惊失色,房子倒塌了,他要是不出来,命不保了。
顿时惊愕住,吓得面如土色,傻呆呆看着。
此时,他的身上湿透了,犹如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变成个落汤鸡。
此时,后面响起笑声……
他急急回头一看,后面有个黄衣老者,正笑着看着他。
忽然如梦方醒,这应是那黄仙,它真的成精变幻成人了,方才救了自己。
而自己还误会它了,心里不安,很是感动,遂急急跪在泥水里,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
感谢它的救命之恩。
那黄衣老者看着他,点点头说:“你已经没了安身之地,跟我来吧!
言罢,离开了这里。
柳秀才懵懵看着,心生敬畏,跟在后面。
黄衣老者带他来到离村庄不远的野外,念念有词……
片刻后,面前现一房屋,宽敞明亮,把柳邢看的目瞪口呆。
还不快进去,这就是你的新家了,您的恩,我也报了。”
言罢,忽的消失。
柳秀才呆呆看着,又惊又喜,进入屋里,用品齐全,很是兴奋。
进入厨房,缸里有水,米缸里有米,这真是天大的好事。
柳邢不敢相信的呆呆看着这一切,恍若梦境。
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一句善言,竟然得到了福报,不由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住下来后,因为家里饭菜齐全,他足不出户,吃喝不愁,日子惬意。
也不用为生活犯愁了。
此后,除了读书,再不出去给人写书信,找营生干了。
不久,柔弱的他,养得面色红润,身子胖了很多。
可是这样坐吃山空,几个月后,他家里的米和菜都吃光了。
他因为长期过着这样悠闲自在的日子,变得懒惰不堪,可家中已经快揭不开锅了。
他不知道怎么办,饥肠辘辘的,坐在桌前唉声叹气的。
过了会,想起那黄仙,顿时兴奋起来。
急急出去,站在院子里,大声呼喊道:“我快揭不开锅了,大仙快来帮帮我!”
可是他喊破喉咙,无人应答,很是失落惆怅。
可又不想厚颜至亲戚家借米,想了想,把米缸里的几粒米扔进锅里,放水煮粥。
过了会,粥煮好了,他盛出来,喝了几碗粥,肚子方不饿了。
原来喝水也能喝饱啊!他自嘲的摇摇头,苦笑道,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饿的头晕眼花,肚子已经开始唱空城计了。
可他还是不愿意去集市,给人写书信赚点钱,昏昏噩噩的躺在床上。
过了会,饥火烧肠,饿的实在难受。
此时,忽然很是害怕,自己年纪轻轻的,不想就这样饿死了。
可此时,他连爬的力气都没了,欲哭无泪,躺在床上等死了。
过了会,迷迷糊糊中听到门外有声音。
片刻后,进来一人,他徐徐睁开眼睛一看,顿时又惊又喜,原来是黄仙。
忙带着哭腔道:“大仙快救我!”
那黄衣人神色凝重道:“你真是巧木不可雕也!最后一次帮你!”
言罢,向他徐徐吹气……柳邢忽然感觉精神饱满,肚子也不饿了。
那黄衣老者带他出去,来到后院,拿起一些碎石头,念念有词……
少顷,那石头忽然变成银子,柳邢看的都傻了,呆呆看着。
这些银子,足够你娶妻成家,乡试日子快到了,盘缠也够了。此后,你好之为之吧!”
言罢,叹息一声,忽的消失。
柳邢呆呆看着那些银子,兴奋至极的一夜未眠。
他想起自己以前,曾经在郊外看到过于员外之女容貌极美,很是喜欢她。
那时候,自己一贫如洗,不敢高攀,如今有钱了,他信心满满。
第二天,精神抖擞的去了集市,给人写书信赚钱。
几天后,委托媒婆前去于员外家提亲。
没想到,那于员外思绪片刻后,道他如若考中举人,就答应把女儿嫁给他。
媒婆回来告诉他,柳邢听罢,很是失望。
但他甚是喜欢那于员外的女儿,没有灰心。
此后,虽有银子,可他依然去集市,为人写书信赚钱,还做了大户人家的短工。
晚上读书至深夜,很是勤奋努力。
几个月后,他去乡试,万万没想到,竟然考中举人,喜极而泣。
亲朋好友的知道后,都争先恐后的前来庆贺,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对他阿谀奉承,诺诺连声……
此情此景,让他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而让他更想不到的是,那于员外竟然带着厚礼,亲自过来贺喜,还答应了亲事。
让他又惊又喜。
不久,他成亲了,成亲后,夫妻俩如胶似漆,甚是恩爱,羡煞他人。
一年后,他做了临县的县令,上任后,他秉公办案,爱民如子,深受人们的爱戴,一家人过着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