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多伦多华裔市长来自邹家——邹至蕙!为邹氏儿女点赞!

2023-07-12     邹记福

原标题:首位多伦多华裔市长来自邹家——邹至蕙!为邹氏儿女点赞!

-邹至蕙当选多伦多市长-

截止发稿前,刚刚公布的多伦多市长补选结果显示,代表新民主党的66岁华裔邹至蕙以252,614票,领先贝安娜的223,350票。

加拿大最大选举投票

多伦多这次补选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全市1445个投票点开放投票。

在为期12星期的竞选过程中,有102名候选人等候接替他的位置,其中大约有7人占踞领先位置,邹至蕙(Olivia Chow), Ana Bailao, Mark Saunders, Josh Matlow, Anthony Furey, Mitzi Hunter以及Brad Bradford。

2014年市长竞选中获得第三名的前新民主党议员和前市议员邹至蕙(Olivia Chow)扭转其选举命运。据悉,邹至蕙在之前的市长民意调查中也都处于领先地位。

邹至蕙改纲

邹至蕙表示,她将把多伦多的空置房屋税从1%提高到3%,并将收益投资于经济适用房计划。她还表示,将提高豪宅的市政土地转让税,对购买超过300万的房屋实行累进税率。她表示,她将用这笔钱来支持无家可归的人,并帮助其他人找到住房。

邹至蕙支持“小幅增加”由业主支付的城市建设基金,以启动另外 25,000 套住房的建设,由多伦多作为开发商。

“适度增加”财产税,为改善 911 等待时间等重要服务提供资金。不过,她没有给出具体的增长数字。她还说,她将把多伦多租金银行的覆盖范围扩大一倍,每年帮助5500人,并将现有的驱逐保护计划的范围扩大两倍。

承诺扩大现有的试点项目,在该项目中,由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可以响应一些针对危机人群的非暴力 911 电话,以便该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她还宣称成立了一个“紧急响应转型团队”,该团队将探索改善 911 响应时间的新方法。

邹至蕙曾表示,她不会使用强大的市长权力,因为市长有权在某些情况下否决市议会的决定。她曾说过,一个强势的市长应该能够在议会上达成共识。邹至蕙誓言要“向市民开放市政厅”。她支持投票排名,让更多人参与预算过程。

邹至蕙生于中国香港,父亲在教育署任公务员,母亲则为教师。她13岁时联同家人移居加拿大多伦多,她父母抵加后未能寻找理想职业,父亲只能为中餐馆送餐和驾驶的士,母亲则在市中心一间酒店的洗衣房工作。

邹至蕙高中毕业后曾到多伦多大学进修哲学和宗教,又在安大略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并于贵湖大学艺术系毕业。

1985年她参与多伦多公校教育局选举,并当选学务委员,首度出任公职。

1991年转战大多伦多市议会选举,当选大多市市中心选区议员,成为大多市首位亚裔女性市议员。

邹至蕙于2005年辞去多伦多市议员职位,并于2006年联邦大选中与余欣龙在圣三一-士巴丹拿选区第三度交锋,最终以3,681票压倒余欣龙顺利当选成为该区国会议员,并与丈夫林顿成为加拿大国会有史以来第二对夫妻档。

邹至蕙与林顿于1985年在一场为西乃山医院筹款的慈善拍卖会中结识,于1988年结婚;这是林顿的第二段婚姻。

邹至蕙于2004年末查出甲状腺有肿瘤,进行手术切除后又发现甲状腺有癌细胞,于2005年2月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再于同年公布自己的抗癌经历,希望引起公众对癌症的关注。

林顿于2011年8月22日在多伦多家中病逝,邹至蕙陪伴在侧。她接纳总理史蒂芬·哈珀的建议,让林顿的丧礼破例以国葬规格举行。

2013年初,邹至蕙公布自己患上第二型雷氏症候群,失去左边面部神经的控制,但同时表示服药后病情已好转,并强调不会影响她当时在国会的工作。

2014年,联邦新民主党国会议员邹至蕙周二推出自传,披露她是家庭暴力受害人。

邹至蕙在自传中披露,年青时曾目睹父亲打妈妈,曾为母亲挡架。父亲又有外遇,自己到40岁左右,才原谅爸爸。邹至蕙表示,希望外界正视妇女暴力,新移民艰难经历和心理健康问题。

祝愿华裔市长继续带领多伦多走向美好未来!我们邹氏宗亲以她为自豪,点亮在看,转发起来,为邹氏儿女点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ac211cefaf6e17f8207ce3e1434af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