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县经济开发区提前谋划
主动服务
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复工复产
从企业最需要的地方着手
为有序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县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全区企业有200多家,疫情发生以后,县经济开发区在加大园区企业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逐步将防疫期间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上议事日程。
在经过严格审核后,县经济开发区满足复工复产条件的企业,陆续开工生产。山东华伟重特机械有限公司作为经济开发区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受疫情影响,开工之后,却发现没有订单。国内市场销售困难,那国际市场有没有需求呢?县经济开发区鼓励企业转变思路,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山东重特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延华说:“在此情况下,我们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大力推广海外市场线上销售,在国际贸易公司销售人员的努力下,俄罗斯、越南、印尼等国家的代理商分别发来订单,要求我们整机发货。”
山东重特机械有限公司拿下来157台出口整机的订单,按说应该非常高兴,但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却因此犯了愁。
山东重特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延华对记者说:“这157台车是按照3个国家的标准,分为10大类30几个品种进行生产,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在疫情防控的前提条件下,给我们生产组织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多样化的订单需求,也就意味着企业要根据不同的标准重新调整产品属性,重新设计图纸。但是企业的技术人员一半以上都是外省员工,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不能及时返岗,产品设计一下陷入困境。
县经济开发区招商办主任张明良介绍了当时开发区的做法:“对于企业的一些高级工作人员,技术骨干和技术人员,专家,他们在省外,我们在县防疫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之下,优先安排,让他们返回蒙阴,入住开发区的118宾馆进行隔离,做好他们办公和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技术人员返回蒙阴后,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开展了产品设计的规划讨论,随后他们陆续解除隔离,及时返回了工作岗位。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如此巨大的订单,致使企业陷入了原材料储备不足,新原材料又难以购进的窘境。
县经济开发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产业链条上的企业一一进行了沟通协调,但是县外的供应商复工复产时间以及原材料运抵时间难以确定,县经济开发区将视线转向了园区内。
一系列的问题顺利解决后,山东重特机械有限公司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很快,157台整机全面完成生产,并按时保质保量运抵港口。山东重特机械有限公司也成为我县疫情防控背景下,首家实现出口贸易的复工复产企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P7fjXABgx9BqZZI7N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