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庙前平,庙后孤,大庙左右出寡妇,说的是什么讲究?

2019-08-24   遥望的历史

俗语:庙前平,庙后孤,大庙左右出寡妇,说的是什么讲究?

泱泱华夏五千载,历史中的点点滴滴早已经汇聚滔滔汪洋,其中不仅包含着封侯拜相的故事传说,也有着民间小农汇聚经验智慧凝聚而成的俗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在那个口口相传的年代,每一句俗语流传下来都是弥足珍贵的。

其中代表的含义在新的时代也是历久弥新,总能解读出不同寻常的味道,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句俗语,“庙前平,庙后孤,大庙左右出寡妇”,所谓话糙理不糙,这其中究竟蕴藏着何等道理呢?

庙宇祠堂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具备着神圣且神秘的色彩,因此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咱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侠客路过一座古庙,进入其中便进入了腥风血雨的江湖,更有某位书生进入庙中收获一段人妖旷世绝恋,庙宇在文学的笔下也被赋予了非常“孤僻”的地位。

它既可以诞生邪恶又可以孕育浪漫,不过在诸多作品中,庙宇的所在往往是人迹罕至的郊外,就算是在一个繁华的城市,庙宇所在之地也是格外冷清,那么,为什么没人愿意在庙宇旁驻足安家呢?

在那个科学知识匮乏的年代里,一些天文现象往往会被称之为神迹,久而久之,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恐惧便会转移到对于神灵的恐惧上来,因此,庙宇作为供奉神灵的地方,其所蕴藏着的恐怖氛围极容易感染世人。前段时间,盗墓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其中有很多在有庙的地方都发生了灵异事件,这么灵异的地方,普通人家心存畏惧之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除却心里的恐惧之外,庙宇所在之地大都是一些贫瘠的地方,因为,土地肥沃的地方需要种粮食,城市里富庶的地方需要开商铺,需要建宅院,因此,作为一种宗教,在一些当权者的眼里,不过是一种心理需要吧。

因此,无论在哪个国家真正信奉宗教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底层民众,因为他们比上层人士更加需要心理安慰来弥补身体的痛苦。正因为庙宇所在之地非常贫瘠的原因,在此地安家也绝非上好选择。

至于另一层因素则与福运相关,福运是一个很难描述的抽象概念,然而信奉这个概念的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不计其数的。庙宇中供奉的神仙,都是大福运之物,因此,若是你本身福运难以达到神仙的层次,居住在庙宇旁边就会福运不均,导致自己的福运反而被窃取,所谓“折福”便是如此,这里的平便是指贫困的意思。

那么,居住在庙后的人为什么会孤呢?

庙前香火鼎盛,而香火烟气随风飘到后方,这些烟气本是神仙应该享受的,平常人根本无福消受,居住在庙后的人便会因此而霉运缠身,最终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虽然会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但也会因此而财运通天,所谓有得必有失,当然这些都无凭无据罢了。

再看这句话的最后半句,大庙左右出寡妇,在一些大的宗庙之中除了逢年过节,基本上都空无一人,对于社会上容易被骚扰的群体,却是一个不错的居住,比如寡妇。而另一种说法说庙宇周围容易有鬼神作乱,平常人家不敢居住于此,而寡妇凭借自身阴气可与其混为一谈,倒是不惧鬼神妖怪。

然而仔细想来,庙宇再怎么说也是佛家圣地,怎么会有鬼神作乱?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不过佛家所在之地也确实清静,对于一些图清静的人来说,居住左右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每天受那鸣钟诵经的骚扰,想来也不太美妙。

最后,这句俗语道的是古代寻常人间事,虽然其中所蕴藏着的文化观念与现在咱们所倡导的科学平等有些出入,但是各位看官不妨将其当作一段历史民间琐事,一笑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