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胡良桥,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城北4公里的东仙坡镇下胡良村南的胡良河上,距永济桥北约2公里,始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历史上无重修记载。1993年7月,该桥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良河即古垣水。 因多年河道变迁,已非旧迹。发源于北京市房山区水头村,由涿州市夹河村入境。现在的河道,流经百尺竿乡、东仙坡镇诸村,至码头镇张村西南,汇入拒马河。该河在涿州境内全长20.3公里,1987年新辟路改道,此桥作为文物保护起来。
桥为单路五孔石拱桥,长69米,宽9.14米,桥面两侧有栏板、望柱,两端抱鼓石已不存,在解放战争时期下胡良桥还曾经被炸断。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对该桥进行了局部整修。屹立在胡良桥南头的碑亭也在文革期间被拆除。目前,桥的整体还很坚固,仍然在使用,让人不能不感叹古代人民造桥技术的精湛。
胡良桥与拒马河上的永济桥,同是明万历年建造,是古代京畿交通重要桥梁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注;城北十里胡良河横跨一座石桥,南来北往的行人登上这座石桥,都免不了停步,欣赏这里的景色。尤其是将近黎明时,当雄鸡报晓,天色微明,在晨光熹微中,静静的河水流着,水中映出一片残月,波光桥影,景情交融,引人入胜。故曰:"破晓事行役,去去之胡良。残月淡如水,天寒知欲霜。钟声逗曙色,宿火明渔庄。晨鸡时一鸣,隐隐腾朝阳"。“涿州八景”所称“胡良晓月”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