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如果可以,
这辈子我们都不愿意生病,
更何况是被确诊了“癌症”。
家住信阳市的吴先生是一名公务员,1个月前出现大便带血,并伴黑便和粘液排出,还出现了腹痛、腹胀等系列症状,一向健康意识较强的他觉察到了身体的异样,便去往当地医院就诊。
在医生的建议下,吴先生做了肠镜检查,结果显示:乙状结肠距肛门28cm处有大小约3cm×3cm息肉,距肛门25cm处见一2.0cm×2.5cm肿物,病理结果显示为: 乙状结肠癌。
拿到这个结果,吴先生有些傻眼。
为求得更好的治疗,吴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找到了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庄竞,看完吴先生的检查结果,庄竞主任建议他尽快住院治疗。
经过充分的术前检查,庄竞主任在腹腔镜下为吴先生实施了结肠肿瘤切除。
“病人的瘤子小,术后病理显示也是早期,没有发生其它脏器转移,算是发现的比较及时。”庄竞说。
吴先生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没想到我还是个‘幸运儿’”。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最新的《河南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结直肠癌在 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中排名第五位。
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庄竞介绍,结直肠癌顾名思义,临床上指的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肿瘤,一般就是我们说的“大肠癌”。
“结直肠息肉和腺瘤是一类消化道良性病变,有肠息肉的患者要及时切除。”庄竞说,一旦结直肠息肉发生肿瘤性病变,和这位吴先生一样,通常会表现为排便习惯和性状的改变,如:
1
排便次数减少或增多。
2
大便变细,大便带血。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血液与大便相混合,或包裹于大便表面。
3
便中带有黏液。
4
排便不尽感或腹痛。
5
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贫血。
早期发现最关键 这几类人必看
庄竞表示,结直肠癌早期症状比较隐匿,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随着癌肿的增大与并发症的发生才出现症状,超过80%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早期 结直肠癌五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进展期五年生存率则不足50%, 这就凸显了早期发现的迫切性,而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关键是做好筛查。
因此,有几类人在生活中要格外注意,加强预防。
1
有结直肠癌家族遗传病史
结直肠癌发病的首要因素就是遗传因素。可以说20%~30%的结直肠癌与遗传因素有关。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如果患有结直肠癌,一般可以认定为结直肠癌发病的高危人群。
2
久坐不动的肥胖人士
肥胖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一般会摄入过多的动植物脂肪、胆固醇等,这些物质可以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对肠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损害。此外,运动量比较少,会导致肠蠕动降低,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妨碍正常的消化,脂肪的代谢产物如果长时间存在于肠道内,就可能最终转化为致癌物质。
3
饮食中多肉少菜的人
有些人在平时吃饭时,膳食纤维摄入相对较少,油脂摄入多。然而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分解脂肪,如果肠道中缺少膳食纤维,就容易发生便秘,时间一长,就会成为结直肠癌的潜在危险因素。
4
有肠息肉病史的人
肠息肉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如果是有肠息肉病史的人要注意定期复查,避免复发甚至癌变。
5
长期便秘或排便不规律的人
长期便秘或排便不规律,是肠内系统或菌群紊乱的表现,长此以往也容易导致结直肠癌发病。
除此之外,庄竞提醒, 高危人群不管几岁,一定要增加筛查频率,并适当提前筛查的起始年龄。
这个“富贵病”肠镜检查是金标准
“结直肠癌也可以说是一种富贵病。”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斌说,过去人们生活并不富裕,结直肠癌在我国并不多见。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大幅提高,人们在饮食上摄入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越来越多,使结直肠癌在我国成为高发癌症。
导致结直肠癌在我国情况较为严峻的原因之一,就是早筛意识不够。张斌说, 检查结直肠癌的有效早筛方式是肠镜, 但是在我国,肠镜并不是常规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再加上肠镜检查会让人产生尴尬与不适,所以很少有人能做到定期检查,通常都是在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时才会想要做检查,很可能为时已晚。
张斌说,我们总结了十几年来治疗过的一千多例结直肠癌患者,从年龄上来说,大于50岁的患者约占70%,小于50岁的约占30%,其中小于30岁的大概占3%, 最小的患者只有16岁,这在以前是非常少见的, 肿瘤的发生现在已不分年龄段,因此,加强对肿瘤疾病的重视非常重要。
结直肠癌的转移一般多发于 肝脏、肺部、腹腔,此外还有可能发生 骨转移、脑转移等情况。其中,结直肠癌最常见的就是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率可达50%~60%,有25%的患者在确诊6个月内会出现肝转移。正因为结直肠癌易发生转移,即使进行了手术等治疗以后也不可大意,张斌提醒, 一定要定期复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且对其他部位的疼痛等症状也要引起注意,避免出现转移而不自知。
想要远离它 预防是关键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肠癌的关键,”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陈贝贝说。
01
饮食方式的改变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果过多的进食这些肉类如培根、香肠和熟肉制品等,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而诸如蔬菜、粗粮等食物,可以加快肠道蠕动,从而减少毒素对肠道的刺激,降低其发病风险。
02
每天摄入足够量的水分
足够的水分一方面可以使我们黏稠的血液得到稀释;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泄。
03
坚持每天适度地锻炼身体
每天坚持慢跑、散步,打打羽毛球、乒乓球,甚至打扫房间,总之一定要运动起来。
04
控制腹部脂肪
无论体重如何,腹部脂肪的多少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息息相关。
05
保持愉快的心情
良好的心情可以提高你的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庄 竞
普外科 主任医师
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省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中心副主任,省肿瘤医院大肠癌单病种首席专家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外科医师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委员会全国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省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学组副组长,美国芝加哥Loyola University Hospital及奥马哈Creighton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临床外科杂志》编委。主要擅长结直肠癌、胃贲门癌的开放手术及腹腔镜手术。
张 斌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腹腔镜青委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腹部肿瘤、腹膜后肿瘤、特别是胃癌、胃肠间质瘤和结直肠癌的精准微创手术治疗。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具有千例胃癌及千例结直肠癌的治疗经验,擅长贲门癌,胃癌,结直肠癌微创手术及腹膜后肿瘤、胃肠肿瘤综合治疗。
坐诊时间:周二下午
陈贝贝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美国德州大学生物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委员,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精准诊断与治疗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医师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
责编:庞红卫
编辑:李惠子
作者:李惠子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 荐 阅 读
>>
>>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