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后人人有房住!清华大学教授神预言,没房住的人不用愁了|幸福热议

2020-09-16     幸福里APP

原标题:15年后人人有房住!清华大学教授神预言,没房住的人不用愁了|幸福热议

买房,一直都是中国人绕不开的话题。

房子对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有不少人奋斗一生都是为了一套房。

众所周知,自从房地产改革以来,我国的房价就始终在上涨路上“一路高歌”,从一开始的全国商品房均价不到2000元/平,到后来8000元/平…

“兢兢业业一辈子,辛辛苦苦一套房”成了当代人的真实写照。

然而前不久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杨澜访谈录》里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认为,人人有房住这个过程需要15年。这也就意味着2035年,我国的居民就能够基本满足“居者有其屋”的需求

根据2019年的一份调查公报显示,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群组的人数已经达到了4亿人(按照一家人的年收入在10~50万之间的标准)。只要在15年之后这个数字翻倍,那么“人人有房”就一定能够实现。

当然,中产家庭增长的同时,房价也离不开政策的调控。为了稳定房价,我们国家接连动作,一直在推动和落实老百姓“住有所居”工作,其目的就是确保人人有房住。

扫清障碍,集体土地入市大幕已拉开

前有《关于福州等5个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意见的函》,原则同意福州、南昌、青岛、海口、贵阳5个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后有随着《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相继修订,删除了“必须经过征收为国有土地才能进入市场”的规定。少了政府征地环节,土地成本大幅下降,建成后房租相对便宜,有利于地方租金市场稳定。

随着集体土地入市试点城市的不断扩大,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优化,集体土地入市全面推开,老百姓租房、买房就相对容易不少。

低于市价,共有产权房扎实推进

除了集体土地入市,国家也在不断试验共有产权房,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作为一种“新型住房制度”,共有产权房,就是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然后低价配售给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家庭所建的房屋。

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为暂时买不起房的人群量身定制提前实现居住梦,待收入增加后再购回房子剩余产权。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秦虹主任在“纪念住房制度改革20周年研讨会”上表示,共有产权住房将作为未来住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对房价上涨压力的城市共有产权房供应规模,既平抑房价,又可满足刚需人群。

两部门发布45条指引,聚焦7大领域

4月30日,两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并出台了45条配套指引。

此次,基础设施REITs聚焦于新基建、交通、能源、仓储物流、环境保护、信息网络、园区开发七大领域。

虽然此次的试点相关工作和房产并没有直接相关,但这个举措标志着我国公募基建REITs将正式启航,必然会对楼市产生深远影响。

早在2018年4月份,有关部门就发布了《关于推进住房租赁资产证券化相关工作的通知》。如果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老百姓的福音,那么REITs就是支撑它运转的其中一种方式。政府把盖房子的成本打包成REITs,以未来的房租和房产增值预期折成现金流,如此一来,就能保障前期项目的运转。

可以使刚需有地方住,即便农民工这样的低收入群体,同样可以住上价位低廉的房子,而房企通过REITs获得了现金流,盖房子、施工、运营成本的融资需求也解决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从现阶段楼市的发展趋势以及房价的变化趋势来看,“稳定房价”是楼市调控总基调,楼市中房产的供给大于需求,房地产存在一定泡沫,这些现状都意味着未来房价很难实现上涨,所以再过15年,也许真的会和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预言的一样,“人人有房”将不再是梦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Aq2lnQBd8y1i3sJH9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