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够了“事事无回应”的感觉

2022-06-25   简单心理

原标题:我受够了“事事无回应”的感觉

我身边每个朋友,都可以讲出一大堆童年情感被忽视的刻骨记忆。比如父亲在一个普通晚餐时一个嫌弃的表情,比如考到好成绩兴奋地回到家,却没有得到一个字的赞扬。

“童年情感忽视”是由临床心理学家 Dr. Jonice Webb 提出的概念,指家长没能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足够的回应。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伤害——有些时候比有意识的伤害还要可怕。

对孩子情感忽视的家长或许已经觉得自己拼尽全力了,他们很爱孩子,也可以是很好的衣、食、住、行照料者,只是他们并不知道情绪也是孩子要被关照的一种需求。

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孩子身上的伤痕是看不见的,它只会在和世界一次次碰撞的之后,通过事件反馈出来。情感忽视像黏在土地上的口香糖,压抑着一棵幼苗的成长。遭遇童年情感忽视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认知误区。

下面是遭遇童年情感忽视的人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觉得自己和别人本质上不一样

许多童年遭遇情感忽视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有“竟然还可以这样”的时刻,比如当别人清晰地说出“我好焦虑,好希望有人能抱抱我”的时候。因为情感一直被忽视,这些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感到陌生,很多时候无法命名自己的情绪;他们同样不懂得自我关怀,也不习惯说出自己的情感需求。这些在其他人生活中很习以为常的事情对于童年情感忽视的孩子来讲是难以逾越的难关,也因此,遭遇童年情感忽视的孩子很难从他人那找到归属感,从而产生“我和他们不一样”的认知。

觉得自己的情绪会给别人造成负担

你把自己的感受锁起来并且把钥匙丢掉,假装自己没有沮丧、受伤、生气,因为在小时候你被告诉的就是,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你要开心,你要乖。

当你认为自己的情绪是洪水猛兽的时候,你天然地想要把别人保护起来,不受你情绪的伤害。可是这样一来,你也同样筑起高墙,把亲密的、长久的、深刻的关系挡在了另一边。

压抑自己,变得“无欲无求”

当你觉得有情绪是件不好的事情时,你也同样觉得有需求是不应该的事。当你把情绪关起来,你也同样把自己的需求拒之门外。由于自己有需要而感到愧疚,是很多遭遇童年情感忽视的人会经历的事。这体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你总是先满足别人的需要,而对自己的需求就算了。

那么,遭遇过童年情感忽视的我们,该怎么办?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意义。

情绪的产生并非不合逻辑,所有的情绪都有迹可循。

我们的情绪或许十分浓烈,但是我们有能力管理好它。

Webb 博士是这样说的:“唯一可以让我们跳出情感忽视怪圈的,是完完整整接受我们的情绪。直面我们会犯的错误并且为它对我们和他人的影响负责的确很难,尤其是受到伤害的往往是那些最亲近的人。”

童年情感对我们的影响会潜藏在我们的生命中,为了让大家有机会深入了解童年对自身的影响,我们开发了 “童年阴影评估” ,帮助你从童年的经历中找到答案。

“童年阴影评估”

点击或扫码 免费评估

就现在开始吧,先开始拥抱这个事实:你的感受是构成你是谁的必要部分,它们是珍贵的、有意义、也是有助的。当你开始认识到并且珍视它们时,你就可以利用它们。然后,那些由于情感忽视带来的错误就可以永远地在你生命轨迹中抹除。”

我们都是记忆和感受的集合体。请珍惜永远不会骗你的、和你相伴终生的情绪。

作者:酒酒

编辑: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