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郡
“以前每次就坐着拉木头的车,从这里出发去北京上学,那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现果子沟这么美丽、壮观呢?”
这是段奕宏回家乡新疆伊犁拍摄的纪录片《归去来兮》的一幕。
30年过去,段奕宏荣归故里,看着昔日的羊肠小道,看着曾经进出的家乡,他做出了那样的感慨。
是的,为什么呢?
这一切都要从段奕宏太“自私”说起。
01
段奕宏的“自私”,从他第一次离家出走就开始了。
1991年,段奕宏读高二。在一次晚会中,段奕宏通过自导自演的小品,得到老师的肯定。他像是拿了技能认证一样,不知天高地厚地做起了演员梦。
一天,向来不爱说话的他,告诉父母:
“我想去北京考中戏”
父亲不知道中戏,还是东西南北戏,只知道家里条件差,段奕宏以后踏实做事,养家就好。
面对儿子的诉求,段父生气的指着他骂:
“伐木工人的命,还想当演员。”
段奕宏也来火了,吼道:
“你们不让我去,我就恨你们一辈子”,
然后,摔门而出。
父亲的不同意,并未让段奕宏掐灭当演员的小火苗。
望着窗外倒退的树木,他感到兴奋和激动,终于踏出这一步了。4天3夜的旅程,他并不觉得长,即使屁股坐的有些生疼。
离北京越近,他心中的小火苗燃烧的越旺,当他自信满满考完,他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考中戏,满分百分,他只得了不到20分。
段奕宏望着北京城来去匆匆的行人,在天安门枯坐了一夜。他想起了父母的不理解和反对,想起了老师的劝告:”你这种长相,退一万步也考不上“,段奕宏越发苦闷和不服。
天快亮的时候,天安门举行了升旗仪式,他被这场景震撼了,看的热泪盈眶。他太想留在北京了,这里朝气蓬勃的气息深深的吸引着他。于是他当即决定,来年再考。
回到家后,段奕宏每天跟在话剧老师后面,为了自己的演员梦,不管老师忙不忙,就是软磨硬泡,苦求老师教他些基本功。老师被弄的烦了,少不得冷言冷语。
段奕宏才不理别人的冷脸,他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就笨拙的开始练习劈叉,没有根基、没有协助,硬是将粘连了17年的肌肉和筋膜分开劈下去了。
第二年,表演才艺时,他只会劈个叉,再次失败而归。
这时家人劝他放弃吧,“自私”的段奕宏不听劝,认准了就不回头。
于是段奕宏就到了北京,没钱没背景的他,只能到果脯厂打工洗苹果,从早上8点到晚上5点,每天只吃一顿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
四年时光,段奕宏的同学有的为家里添砖加瓦,有的生儿育女,甚至有些人的父母可以靠孩子养活了,而“自私”的段奕宏,却为了自己的演员梦,一年又一年的钻研,踏上了演员的班车,走向了不同于他人的生活之路。
02
毕业后,段奕宏的“自私”在圈内更是出了名。
他毕业时恰逢遇上取消分配的政策,不能留京,只能回家乡当伐木工人。和他情况类似的同学都回了家乡。
段奕宏哪里心甘,他不顾可能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自私”地拿着满分的成绩单和学生证,闯入文化部,质问部长:“我这样的成绩,为什么不能留在北京。”
由于四年优异的成绩和老师们的奋力争取,段奕宏留下来了。他被分配到了国家话剧院当话剧演员,每个月工资300。
拍话剧期间,段奕宏同样我行我素,常常和导演“对着干”。
拍摄《恋爱的犀牛》时,导演孟京辉批评他:“你哭得太难看了!一点也不美!简直像个疯子,杀人犯。”
段奕宏想演出自己的风格,丝毫也不怕得罪这位在话剧界数一数二的大导演,直接怼回去:“你别跟我说这个,我不懂!
在现场,两人经常因为表演观念上的分歧吵的不可开交,谁也不让谁,但最终的效果是很好的。
《恋爱的犀牛》在话剧界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成为了不可复制的经典。
段奕宏在话剧舞台上磨砺了多年,才开始拍戏。
导演康洪雷邀请他出演《士兵突击》,却被拒绝了。在这之前,段奕宏已经拒绝了康导的两部片子了。
康洪雷生气了,问他为什么?
别人只要有机会就演,有片约就接,段奕宏却因为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自私”地拒绝了。
幸好康洪雷是个有办法的导演,他通过激将法使段奕宏出演了《士兵出击》中的袁朗一角。
最终,段奕宏通过这部戏走红,出现在大众视野。
红了以后的段奕宏,更是把他的“自私”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他为了精准的塑造有血有肉的角色,常常在片场,就不管不顾和导演吵起来。
他跟曹保平导演一起拍《烈日灼心》时,因为一句台词,一个调度不合心意,就停下来两三个小时在那里叫板,丝毫不管这样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到拍摄进度。
片场争执了还不够,连晚上做梦都在和导演吵架。
与导演陈正道拍摄《记忆大师》时,他总是对剧情、台词提出不同意见。与导演意见相左时,他常常固持己见,如果导演不能透彻地分析清楚,说服他,他就不演。
导演陈正道被他虐到心累后,感慨道:
段奕宏却不以为然,他说:“不是我老段难搞,是创作本身难搞。“
他在泰国拍杀人狂魔《细伟》这部电影时,其中有一幕是,他失手闷死一个小女孩。由于入戏太深,闷死后,他抱着女孩的身体,疯狂的摇晃。由于用力太猛,差点伤到小演员,但“自私”的段奕宏丝毫没有注意到。
戏后,黄渤只能无奈的说:“段老师对戏特别较真,跟他真的不太好争,他太倔。没事儿,太倔我就宠着他呗”。
正是段奕宏对演戏的“自私”和较真,让他磨成了千人一面的演技。他演什么像什么,即使是演配角,也能演的很出彩。
03
人们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段奕宏对于演戏的“自私”和较真,只是因为在他心中“戏比天大”。
他不断的折磨导演,虐待自己,只是因为想尽到一个演员的本分,做一个对得起观众的好演员。
正如他在鲁豫采访时说的那样,“我一路都是这样穷过来的,所以衣食无忧,名啊利啊,这些东西对我吸引力不是很大。我只在乎能给观众呈现什么样的角色。”
因此,在国家话剧院工作时,为了在话剧的舞台上慢慢地锤炼自己,他拒绝了很多导演,推掉了很多片约。包括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电影,让他当男主,他纠结了一阵,还是拒绝了。
后面又拒绝了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而该剧最后在戛纳获奖,演男主的陈思成和秦昊也双双走红。
有人嘲笑段奕宏太傻,说他居然会为了一场300块钱的话剧放弃了名声大噪的机会。
段奕宏才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他只顾沉迷于话剧中,磨砺演技。
段奕宏直言道:“一位南方的派出所干警,对我来说很陌生,我不靠近他,就无法走进他,就做不出一些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演电影《引爆者》时,段奕宏在片中饰演一名矿工。
段奕宏毫不犹豫的回答:“肯定有嘛,这个是最基本的。”
正如他说的那样,“不投入的话,我心理上过不去,我要对得起我的职业。这种笨办法对我来说是种捷径,更容易进入角色。”
据说,他在拍泰国杀人狂魔《细伟》这部电影时,由于入戏太深,久久不能从角色抽出来,差点疯掉。
拍摄期间,每到夜晚,他就觉得细伟就在床边。由于在戏中杀死的都是孩子,他连夜做噩梦,梦到墙上都是血。尤其是在拍失手闷死小女孩的戏份时,拍完之后,他失声痛哭了半小时。拍到后面,更是精神恍惚,走路都走不稳。
直到找大师改了名字,他才从这部戏中走出来。
拍摄《西风烈》时,段奕宏还不会骑马,他就在戈壁上练习。当别人在帐篷里有说有笑,他一个人疯子一样的在狂沙风尘中,上跳下窜。
影片中,有一段飞车追逐,需要从吉普车跳跃到大卡车上。练习时,段奕宏就已经摔了一次又一次,甚至有一个伤口流血不止。
拍摄的时候,为了他的安全,导演故意降低车速控制在30迈。可段奕宏不愿意了,“我就是看中了这一段,才愿意接片,你不要顾虑我,速度提起来”。
两辆车速度提到了50迈,段奕宏在车上甩来甩去,飞跃到了另一部车上。
后来段母看了影片,说,“以后不要再拍这样的戏”!
段奕宏答应了,可是为了演戏,他还是控制不住的“自私”了。
回顾段奕宏的演艺路,他就是一直“自私”的不疯魔不成活。他只想做到一个演员的本分。
04
为了影视作品质量,为了自己那点光彩的羽毛,不管外界对他有多少期待,他都可以“自私”的不管不顾,始终保持着一年最多2部戏的节奏。
他一次次拒绝片约,拒绝参加任何综艺,尽管一起成名的好兄弟王宝强和邓超已经在真人秀中赚的盆满钵满。
有谁会想到,这个演起戏近乎癫狂的硬汉,在生活中是如此的柔情。
段奕宏真的是太自私了,可是这自私里,是对演员身份的负责,是对儿子身份的负责,是对老公身份的负责,这样的自私,不但不让人觉得讨厌,甚至让人觉得难能可贵。
如果演员都可以这样“自私”,我们今天就不会有太多低质量的影视作品;
如果我们也都可以这样“自私”,家中就会多一些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段奕宏,我喜欢他的自私,与我有关,与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