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已略黄公祠,位于潮州义安路铁巷2号,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三年(1887年),祠内以精美的潮州木雕装饰艺术著称,集中体现了清末潮汕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潮州黄公祠,原为当地黄姓望族黄已略所建宗祠。祠为两进建筑,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祠内随梁枋及各穿插均装饰以金碧辉煌的潮州木雕。
己略黄公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民间故事则是木雕创作的主要题材,“韩江丽景”地方风光类也有体现。
。
这些木雕装饰,在技法上采取了圆雕、沉 雕、浮雕、镂空等不同手法,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梁枋两端饰以形象各异的龙、凤、狮等祥瑞动物,“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等戏曲传奇、
黄公祠堂房梁上雕刻,民间故事则是木雕创作的主要题材,“韩江丽景”地方风光类制,形象地表现了多层次的复杂内容,在外形色彩上则充分运用了黑漆装金、五采装金、本色素雕等三大类表现手法,使整座建筑物轻重有别,层次分明,因而被誉称为“潮州木雕第一绝”。已略黄公词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己略黄公祠以精美绝伦的潮汕木雕装饰艺术著称,又集中体现清末潮汕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是一颗嵌在古城潮州上的明珠,前来参观的人们无不为它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金漆木雕装饰叹为观止。
拜亭木载下两边装有十八只金漆木雕凤凰,其造型传神生动、工艺精雕细刻,它同其它内容的金漆木雕融为一体,展现出一个金碧辉煌、精美绝伦的装饰空间。
这些金漆木雕饰品施于木载下除观赏外,还能从感觉上把沉重的梁架升腾,减少屋顶空间的压抑感,十八只凤凰,头上顶着梁,还起着斗拱作用。
祠堂门楼马面坡屋架装有《封神演义》人物故事连环画幅雕饰品,这些石雕饰品,人物造型、结构严谨、表情生动、过渡自然,刻划出西周时期一个轰轰烈烈的历史场景。
祠堂内雕刻内容多取历代戏曲故事,栩栩如生。
最具特色是瓜柱间用多层拱枋穿插托垫,具有穿斗梁架的某些特色,同时瓜柱也以多层装饰过的拱枋相连。整个构架全部上漆描金,突显了祠堂金碧辉煌又稳重端庄的气氛。
参观完潮州己略黄公祠,顺着老街来到潮州城中的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前身为荔峰寺, 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成“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
开元寺亦称镇国禅寺,是以唐玄宗年号开元为名的寺庙,为潮州最大的古建筑群,素有粤东第一古刹之称。
天王殿,是开元寺的主要建筑,至今仍保留着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
整座殿堂全部用当时最好的木料架筑,构件之间的拼接,毫无锤凿痕迹,始终不受气候的影响而严丝合缝。
从天王殿的32根石柱计算,应为九开间,而大殿实际面阔有十一开间,进深四间,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一样的面阔。
在开元寺里供奉着一座红铜宝鼎,上面有汉文题款: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养三韩弟子任国祚,这是开元寺曾经培训朝鲜僧人的实物见证。
当年的开元寺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僧侣们在这里研习佛法,开元寺成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如今的开元寺依然保留有唐朝时期的主要布局,又融合了各朝各代的建筑艺术,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
漫步其中,香火缭绕,前来礼佛祈福的信众络绎不绝。除了潮州古城区的开元寺部分,在韩江大桥东侧还有着一座现代新建的开元寺泰佛殿,寺庙不大,但极具泰国风情,。
潮州古城内开元寺,主体大殿建筑外观特别美,周围龙柱环绕,顶上是很漂亮的白色陶瓷装饰,印象深刻。
主体大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龙柱环绕,造型精美,古朴典雅高贵。
殿外的圆雕石刻透雕龙柱,甚为壮观。
潮州古城内开元寺古朴幽静,处于闹市却静谧一方,实在难得。很宽敞,喜欢屋顶的嵌瓷。
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古城这一带,可以和牌坊街、广济桥作为一起的路线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