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保姆,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做家务?原因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2022-08-23     小小包麻麻

原标题:家里有保姆,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做家务?原因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前几天,妈妈群开始讨论起了孩子做家务的话题。

原因是前阵子,教育部发布了新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上还详细地分了4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孩子有循序渐进的具体要求,并且完整地涵盖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以及服务型劳动,例如烹饪、洗衣、修理简单家电等等。

作为一个妈妈当然是喜闻乐见的,终于可以以学习的名义让孩子分担家务了。

但很多妈妈又舍不得,怕孩子做不好伤到自己,又或是觉得做家务的时间不如用来看书、上兴趣班更有用。

其实,做家务可不仅是一项体力劳动,它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压抑这种本能,孩子的成长就不完整。

家务,是一项必要的生存技能

想想啊,为什么教育部专门做了这个规定,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们知道,现在只要你有钱,一切家务活都可以外包出去。

比如吃饭可以叫外卖,搞卫生可以请小时工,甚至不少家庭本身就有保姆和保洁。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鼓励孩子做家务呢?

就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太过于便利的时代,动动手指就能在游戏里置办家具、栽树、做饭、穿衣服...他们会以为做任何事都很简单,无法认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新闻。

一个女孩,妈妈下午要手术了,女儿却说:你们都去医院了,那谁来给我煮饭呀?

很难想象,这话出自一个22岁成年女儿之口。

父母生病,孩子生活就不能自理了。

这样的孩子,你能想象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了,怎么独自撑过去吗?

难,非常难。

所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一个让孩子能和现实生活中连结的有效途径。

例如煮个米饭,不是戳下屏幕就完成了,而要确确实实经历以下步骤:量米、淘米、下锅、量水、放水、按下启动键选择煮饭程序。

这中间哪怕一个程序做错了,米饭就吃不到了。

让孩子参与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劳动中,这种成就感更真实,更接地气,抗挫能力、自理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会做家务的孩子更聪明

做家务这件事,其实不仅是一种生存技能;

它还是一种让孩子更聪明、更容易在职业上收获成功的方式。

TED上有一个点击量非常高的演讲,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

小时候做家务,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成功。

这个观点其实是来自于史上历时75年的“哈佛格兰特研究”

这项研究认为,成功的人生由两件事决定:爱和职业精神。

而职业精神怎么培养出来的呢?——让孩子从小帮忙做家务。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做事情会更投入、更有主动性。

而不做家务的孩子,等着别人告诉他该干什么,做事情就更被动、拖拉。

英国社会学家弗兰克·富里迪曾做过一项研究:

缺乏必要的劳动锻炼,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家务习惯,会让孩子的脑前额叶发育迟缓。

脑前额叶,大家知道吧。

理性逻辑思维、情绪自控、判断力、决策力等,这些通通都靠它。

很多孩子长大后不独立、心智不成熟,大都是因为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的。

适当劳动,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足够锻炼,脑前额叶也会发育得更好。

这样的孩子,不但聪明,延时满足能力和自我觉知能力也会相应好,更容易养成专注、自律的好习惯,事业上也更容易成功。

教会孩子爱与责任

《少年说》中,有一个孩子让我印象特别深,他喊话妈妈:能不让我做家务了吗?

妈妈直截了当地微笑回绝,“不可以”

儿子抱怨:

“我每天写完作业,还得刷碗、择菜…我才多大,现在主要任务难道不是学习吗?!”

没想到,妈妈的回答三观极正,她说:

“将来你的另一半,也是千娇万宠的,她也是她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为什么她要跟你受委屈呢?为什么她要承担全部家务呢?

她也要工作,她也要学习,她也要带孩子,你现在做家务,你会有责任感,你会对你的家人承担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很重要,但生活也很重要。

从不做家务的孩子,潜意识会觉得:父母理应照顾自己。

这样的孩子,很难懂得什么是爱和责任。

李玫瑾教授主张从小让孩子分担家务,她说:

“如果孩子从来都不承担家里的事,对家庭都没有责任感,那么今后等你老了,你还能指望孩子会多么孝顺你,或者对这个社会有多大的责任感吗?

一个会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更懂得体贴和分担,更容易获得一个幸福的家庭。

如何教孩子做家务?

霍思燕的儿子嗯哼,他给妈妈做果汁,拿着清水直接泡蓝莓和樱桃;

即使是一点味道也没有,霍思燕照样说:好喝!

当嗯哼一样一样地尝试过后,霍思燕才开始引导嗯哼:你知道榨汁机吗?

她说:

孩子在投入做一件事情时,我们都应该学着不去打断他,即便知道这件事情是错的,我们也不应该打断他,我想这对培养一个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有帮助。

这点,我非常认同,孩子不是天生会做家务,我们需要多点耐心和技巧。

多夸夸他们,比如“宝宝,你真棒,多亏你,家里才这么整洁”,孩子就会很有成就感。

独立、聪明、有责任感、懂感恩...

但是也要认清现实,一开始孩子靠自己的兴趣做家务,当意识到家务比较困难时,也会很快失去兴趣。

这个时候正是教孩子好好坚持的时候,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

我结合自己的养育体会,整理了一份家务表,供妈妈们参考!

托尔斯泰说过:

假如一个人懂得怎样劳动和怎样去爱,那么他将拥有美好的人生。

读书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而做家务,才能让孩子融入生活,收获独立、自信与责任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7b8e453b3570a80f99ead57ee6b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