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今晚(2月4日)8点在国家体育场举行。
冬奥会开幕式举行最后一次彩排
2月2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彩排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本次彩排面向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全球各地奥运持权转播商和媒体记者开放,从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开幕式,更全面地在2月4日向全世界呈现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开幕式。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主任常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在2月4日向全球直播,届时全球将有数十亿观众共同欣赏和观看,因此转播报道工作十分重要。
“按照历届奥运会组织惯例,在开幕式前两天左右的时间,要举行一次专门面向媒体的彩排,让转播商、解说员、新闻记者能提前了解开幕式内容、各环节特点,以及文艺演出所希望展现的内容和主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观众进行传播。”常宇说。
据悉,考虑到气温、防疫等因素,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努力呈现精彩的仪式效果,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运动之美。
常宇介绍说,在还有两天就将开幕的时候,开幕式的整体内容已经基本定型。“现在我们正在做最后的协调和磨合,经过前期彩排,各个仪式流程都更加顺畅,舞台演出设备也运转良好,我们有信心在2月4日晚奉献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开幕式。”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运行主任皮埃尔·杜克雷在2日的媒体通气会上也表示:“我们非常期待开幕式的精彩呈现,目前我们得到的各方(关于开幕式的)反馈都非常积极。今天的彩排,各相关方都在鸟巢进行运行测试,这是冬奥组委与转播商、媒体记者最后一次了解如何呈现开幕式的机会,我们也确保全元素都得到测试。”
冬奥会开幕式点火张艺谋准备神秘“道具”,传闻“很颠覆”
张艺谋接受采访
北京2022年冬奥会将于2月4日晚8时盛大开幕,这一次的冬奥会开幕式与2008年北京夏奥会开幕式有何不同?开幕式都有哪些亮点?点主火炬采用了什么创意?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了这些“剧透”,看完你可能会更加期待哦!
看点一:时间更短、演员更少
相比时长约4个小时、演员规模约15000人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考虑到节俭办赛、天气寒冷、疫情防控等因素,从时长和结构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本次开幕式预计不超过100分钟,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
曾执导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张艺谋再挑重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他表示,本次开幕式将不再使用“人海战术”,参加文艺演出的演员大概不到3000人。
看点二:科技元素满满,立春元素充分体现
通过融入科技创新、低碳环保和运动健康理念,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和云等科技成果都会运用到开幕式当中,达到“人少而不空,空灵而浪漫”。
面对鸟巢的超大空间,团队将用创意和科技去实现视觉上的饱满效果,把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五环展示、运动员入场、和平鸽的展现、最后的点火仪式都赋予独特的艺术形式。
开幕式当天正好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春,这一重要元素在节目中也将有充分体现。
看点三:设置热场环节,不设主持人
据悉,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始之前,约有30余分钟的暖场环节。
张艺谋介绍说,与以往的热场邀请主持人和明星进行串烧表演不同,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热场没有主持人,同时更强调人民性。
在1月22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全要素全流程彩排中,暖场环节的广场舞表演由最小5岁、最大70多岁的表演者担纲,他们尽情展现不同的风采,表达中国普通百姓对冬奥会的期待。
看点四:突出大众参与,广场舞亮相
对于广场舞的暖场,张艺谋一开始就明确不找专业演员,而是计划从全国各地找普通人。他说,“后来因为疫情原因,最终参与表演的主要以北京和河北两地为主,人员也不全是‘大妈’,而是儿童、大中小学学生、老年人等等都有,不同年龄段的普通人在这一国际舞台上秀自己。开幕式是大年初四,我也希望这些普通百姓可以向世人展现我们过年的氛围。”
“中国是广场舞大国,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人民生活幸福了,才会去跳舞唱歌,所以我觉得(广场舞)非常好。”张艺谋说。
看点五:创意工作就进行了2年半
张艺谋介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创意工作其实开始于两年半以前,从开闭幕式工作部2019年成立到2021年3月,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四场演出创意方案已基本确定。2021年3月至今,进入演出制作阶段,其中去年3到10月主要进行灯光、音乐、舞美、服装等各方面的设计工作,进一步对创意方案进行细化落实,而从去年10月起则在鸟巢开始了紧张排练阶段,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是合排和彩排阶段。
看点六:张艺谋准备了一个神秘“道具”
张艺谋在2018年导演上合青岛峰会灯光焰火秀时,他就准备了一个“道具”,因为上合演出场地小没有用,“留给未来的奥运会吧,(虽然)那时候还不知道”,在2019年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中也没能使用,阴差阳错地留下来了。这次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这个“道具”果然能用上,“可以看是一种准备”。
张艺谋透露,这个“道具”和中国的科技实力紧密相连,同时非常简约、安全、可控。
看点七:“鸟巢”改造升级,演员将与雪花互动
为了举办开闭幕式,“鸟巢”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入的智慧化升级改造,比如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场馆设备运行、能源管控、环境质量的控制,为开闭幕式演出提供了良好条件。
此前,张艺谋曾透露,本次冬奥会开幕式运用了大现场实时捕捉的一种互动感,“也就是说你可能在某些场地上,会看到雪花跟演员的流动,完全是互动的,人到哪里,雪花到哪里,或者雪花就会分开,给人让出来。这样的互动,不是你精准排练或者视频和人的精准合成可以做到的,像这样的一种东西都需要新的科技。”
看点八:采取百年未有的颠覆性点火方式
2008年李宁的飞身点火已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画面。而这一次,张艺谋说:“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方式,是我们最大胆的一个设计和变革,百年奥运史上还没有出现过。”
为了保留惊喜,他仅透露说:“为了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对于点火的方式,乃至火炬台的设置,我们做了一个最大胆的设计和改革。因为这么做是颠覆性的,我还很忐忑。很庆幸获得了冬奥组委的大力支持,国际奥委会也很肯定。这个方式一般是想不到的,希望大家喜欢。”
看点九:讲述人类命运,一起向未来
张艺谋认为,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比,本次冬奥会开幕式最大的不同是:讲述角度由“我”转变为“我们”。
张艺谋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注重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则是讲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讲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出了文化自信,一起向未来,是“我们”一起向未来。
灯光设计团队揭秘今晚“小期待”
此前,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开幕式没有采取人海战术,要做到人少而不空,空灵而浪漫。灯光,是实现这一效果的重要“帮手”。记者探访了灯光设计团队,来看看我们会有哪些期待。
2月2日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次彩排,灯光团队从中午就全部到位,从电力、灯具到控制系统,进行全面测试。晚上6点,离开幕式热场还有一个半小时,他们就进入全员全时备场状态。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灯光编程工作人员 张俊杰:我控制的大大小小加一块儿,灯具数量差不多有2000多盏,肯定是百分之百不能出错的,可能闭着眼睛就能点得到它的属性。
灯光总设计吴国强要指挥全场灯光,实时对接多方,每一个指令和动作都必须做到毫秒不差。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灯光总设计 吴国强:所有的分场导演,包括总导演都可以叫到我,我自己灯光部门的操作员的通道,能在我这直接跟我通信的,有40路左右。
记者:您这个地方相当于是一个大脑中枢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灯光总设计吴国强:可以这么说,是整个灯光部门的大脑中枢,基本都在我这,不敢有一丝的走神马虎。他们每个控制台的每一个细微的点,我都得记住,丝毫不敢马虎,还是确保万无一失。
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奥运五环如何出现都备受关注,而这次也不例外。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灯光设计总监沙晓岚:
通过影像和激光互动,做得惟妙惟肖,我觉得是灯光里面的一个亮点。
除了奥运五环,和平鸽环节也运用了科技含量很高的光影特效。
这次和平鸽用了LED屏幕的互动,有非常好的浪漫的效果。
灯光团队结合鸟巢场地结构特点,主体采用多层次环形布光,大量运用“内光外透”等手法,实现对明暗关系、透视关系、空间关系的塑造。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灯光设计总监沙晓岚:比如说鸟巢的顶部,是用景观照明一个类透光的手法,通过那样的灯通过这膜结构反映透出去,使鸟巢顶部是一个立体的,像一个个钻石组成的一个顶部,然后通过里面的建筑灯光,把钢梁再勾勒出来,然后下面再把观众席给勾勒出来,再下层的就是地面表演灯光,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灯光。
沙晓岚介绍,在灯光设计方案中,将中国艺术中的写意与西方艺术中的写实进行了完美融合。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灯光设计总监沙晓岚:整个灯光做得让整个环境做得很干净,这是我们一个美学追求,我们想把冰雪的浪漫,洁白无瑕的冰雪运动,给体现出来,在这个冰冷的冬天、寒冷的冬天,我们能够用我们的艺术给全世界带来一丝的温暖。
作为参与过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以及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等众多国际大型文化活动的沙晓岚告诉记者,让他引以为豪的是,
这次开幕式的灯光设备都是来自中国制造。
2008年的时候,我们80%的灯光设备全是进口的,那么到2022年的时候,我们所有的灯光设备都是国产的,都是中国造的,我们的创意都是原创的,这些和祖国、和我们国家日益的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除了我们中国艺术家体现的一种文化自信,那么另外一个层面就体现了我们演艺科技的突飞猛进。
冬奥会开幕式有多酷?一组数字带你先睹为快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