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黎袁媛
为打好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近段时间以来,我州各地干部群众结合民族文化、本地特色,通过三棒鼓、三句半、快板等形式开展防疫宣传,让防疫知识家喻户晓。
民间艺人积极创作助力防疫
“站在街头打一望,大街小巷空荡荡。要问人们哪去了,都在家中搞疫防……”2月1日,宣恩县土家十姊妹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美珍与高腔山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娄洪田,积极创作并录制视频,用山歌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防护条款要牢记,全县人民要做到,出门都要戴口罩。最重要,对,最重要!”1月29日,鹤峰县文化馆创作录制的《三句半:举国同心抗疫情》在鹤峰人的朋友圈广为传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传统曲艺让群众将疫情防控知识牢记于心。
“为避免群众对防疫宣传产生疲劳,我们将防疫知识改编成顺口溜、绕口令、快板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保证群众听得懂、能记住。鹤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宏艳介绍。2月4日,该县融媒体中心在微信公众号“鹤峰之窗”发布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满堂音”作品《群防群治抗疫情》。
文艺家加班加点 “尖刀班”创硬核作品
1月31日,州文联响应省文联倡议,号召全州文联系统用文艺方式宣传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防控管控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迅速行动,自觉担当,主动作为,纷纷用文字、音乐、曲艺、影像为湖北鼓劲,陆续推出了一批抗击疫情的文艺作品。
恩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室主任、州曲艺家协会主席李晶结合自身职业,用两天时间创作并录制了《退伍军人永向前》《群策群力抗肺炎》等快板作品。
目前,全州文艺家们共创作文艺作品160余个,涵盖曲艺、文学、书法等多个门类。
“想要清明不戴花,老老实实待在家”……2月3日,恩施市三岔镇燕子坝村微信公众号推出硬核防疫标语20条,接地气的语言对疫情防控进行了“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宣传。
据州委政研室驻燕子坝村“尖刀班”班长沈祥辉介绍,燕子坝村全村2000多人,有90多名武汉返乡人员,疫情防控压力大。“尖刀班”特地创作20条接地气的标语,“让老乡们一看就明白。”
“一劝居民别拜年,微信上面心意传。等到花开病走远,再来相聚笑开颜。二劝村民别聚餐,人多病毒易传染……”这两天,这段通俗易懂的《十劝歌》在利川市凉雾乡莲台村村民中流传。
《十劝歌》是民间耳熟能详的歌曲,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疫情发生后,利川市委政法委驻莲台村“尖刀班”班长聂荣成创作新版《十劝歌》,用贴近百姓的语言,道出战胜疫情群众必须做到的方方面面。
原创宣传视频获百万点击
“不要怕,不要怕,一切来得太突然;牵挂你,牵挂我,需要勇气并肩作战……”2月4日,利川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张潋发布了自创、自唱、自弹的歌曲《并肩作战》,并在人民网人民视频发布。
自疫情发生以来,该中心通过视频平台进行宣传,仅在抖音平台就发布23条视频作品,内容包括疫情信息、医护人员一线实录等,群众关注度高。其中《对武汉返乡人员的温馨提示》的阅读量达300.2万次。
在鹤峰县,除县委、县政府统一开展宣传外,各乡镇群众也充分发挥特长,参与到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来。走马镇居民陈健创作的rap《抗击疫情十三劝》,容美镇唐家铺村村民田恩彪拍摄的疫情防控知识短视频,都在网上收获点赞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