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中国传统孝道的体现。父母健在,身为子女就应该尽一份孝心。然而我国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并非不孝,但是父母健在之时,他不但远游了,而且这一走就是30年。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他干了什么。亲戚朋友也好,兄弟姐妹也罢,所有人都说他忘恩负义。他就这样背了30年的骂名。然而30年之后,当人们真正知道他是谁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热泪盈眶。有的人说:他对国家的忠,就是最大的孝。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我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
1924年,黄旭华出生。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13岁的黄旭华看到了日本的飞机在狂轰乱炸,就发誓说:我以后也要让中国拥有飞机。于是,黄旭华怀揣着梦想,于1938年的时候,14岁的他就来到了聿怀中学。但是战乱随后席卷了整个中学,黄旭华迫于无奈,只能离开学校,辗转到了桂林中学。1944年,黄旭华在桂林中学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直接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学,第二年,他又被保送到了交通大学。
黄旭华当时被任命为中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他当时率领一支29人的工作小组,每天不分日夜地进行多种数据计算。虽然工作组的人都是舰艇方面的顶尖人才,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见过核潜艇。后来,该小组来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不要说这座岛叫什么名字,就是在地图上都找不到这座岛的影子。并且一艘核潜艇至少要几千吨重,其数据运算量高达几万组,在那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一切数据都要人工计算。黄旭华的研制小组就是靠着中国最传统的算盘,来进行计算的。
1974年8月1日,一艘名为"长征一号"的核潜艇,正式投入到了战斗序列中,这让我国成为了继美、苏、英、法之后,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并且核潜艇上万个仪表盘,几千个阀门,都没有外国的帮助,全部都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
1988年,我国开始了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然而这一试验必须要到深海进行,核潜艇只要有一丝有些许的失误,都会使得它在深海的巨大压力下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试验人员命葬大海。当时已年过花甲的黄旭华,挺身而出,决定亲自下潜试验。他说:我自己研发出来的核潜艇,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别人怎么能信?最终,黄旭华在深海里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试验,他也因此成为了世界核潜艇历史上,第1位亲自下潜的总设计师。
1987年,《文汇月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这篇文章说的是我国核潜艇之父,默默无闻三十载的事迹。黄旭华的母亲当时对我国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产生了好奇,于是她就拿过杂志看了一眼。但她看了之后,顿时泪流满面。因为文章中说的那个中国最伟大的核潜艇之父,竟然就是自己的儿子。这篇文章公诸于众之后,母亲才知道自己儿子是多么的伟大,也才知道他这30年都经历了什么,母亲也理解了黄旭华。后来年迈的母亲经常用颤巍巍的手拿着杂志,用着沙哑不清的声音给儿孙们读这篇文章。母亲对黄旭华的理解,让黄旭华在亲情上得到了解脱。就像亲戚朋友对黄旭华评价的那样:你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现如今,黄旭华老教授已经96岁高龄了,但是依然每天坚持工作,因为这是他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时至今日,他依然为我国核潜艇领域做着贡献。黄旭华说:自己人生无怨无悔,如果从头再来一次,依然会选择核潜艇工作,因为太热爱这个事业了。现在的黄老经常去各大院校讲课,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下一代科学人才。黄旭华人生中最辛苦的那30年,也是他最有成就的30年。他最终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将来我要造飞机,让祖国更强大。黄旭华后来也说: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伟大的祖国。
向黄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