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神奇论文:用靶向肠道菌群调控人体物欲,可提高廉政文化效率

2023-05-16   瑜说还休

原标题:专家神奇论文:用靶向肠道菌群调控人体物欲,可提高廉政文化效率

2023年5月15日,身为人大教授的网友“老徐说道”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贴出一篇五位专家专家合著的题为《通过靶向肠道菌群调控人体的物质需求欲望有望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效率》之论文截图,并如此评论道:

“这个科研成果,老徐隔行如隔山,但感觉非常厉害。

期待继续推进,把‘靶向肠道菌群调控人体的权力需求欲望’、‘靶向肠道菌群调控人体的异性需求欲望’等成果,早日搞出来”。

“老徐说道”贴出的张成岗、巩文静、李志慧、高大文、高艳五位专家合著的这篇论文截图,仅是其摘要部分,我们不妨就欣赏一下这段话吧:

“摘要:廉政已成为我国在政治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复杂多样的现实问题使得如何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效率成为重中之重。虽然通过思想教育、加强学习、增强信仰、缴炼意志能够提高廉政效率,然而系统性腐败和塌方式腐败等问题的层出不穷,说明还需要进一步寻找其他方法,从而促进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提高反腐倡廉的工作效率。无独有偶,在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以及生物医学研究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们实验室发现‘饥饿源于菌群’,并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明靶向肠道菌群进行调控即可生理性地减少和消除饥饿感以及控制人体的‘摄食欲望’,进而意识到由肠道菌群所组成的‘菌脑’有可能是人们对于物质记忆尤其是食物记忆的物质基础,从而促使我们提出‘物质需求欲望源于肠道菌群’的新认识,而‘精神追求则是人脑天生功能的表现’,由此形成了‘菌心说’学说和‘双脑论’观点,使我们意识到在胎儿出生后从自然界‘主动接种’到人体内胃肠道中、具有‘相对独立遗传体系’的人体共生微生物尤其是肠遭菌群基因组DNA系统在人体过度活跃、失控、异常和紊乱,有可能是导致人们贪污腐败甚至物欲横流的生物学诱因和物质基础。将异学常、紊乱、失控的肠道菌群通过科学合理的生物技术进行纠编和调适为辅助,配合当前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学习工作,就有可能协助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效率,挽救容易被‘物欲’控制的目标人群。落实前沿生命科学研究和先进生物技术为社会发展的新贡献”。

先看一下个人感觉比论文摘要更为精彩的网友评论吧:

1、一位自称医生的网友说:从我的专业角度讲:《双侧睾丸切除术可以有效预防行贿赂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效率》。

2、处方不会是中华,茅台吧?

3、这五位作者应该去德云社说相声,绝对盖过郭德纲!

4、小母牛翻了五个跟头,这五个牛X朝天了。

5、前清敬事房的工作也是靶向作业,但是也没什么用。

6、简单讲就是中医可以包治各种疑难杂症。

7、中国果然有高人,“春池嫣韵”!

……

我们暂且认为“老徐说道”转发的这个截图为真实论文,那么,何以网友们几乎没有一个人买账呢?

其实,并不是说,这些专家都是伪专家,事实上,这篇论文排名作者第一位的张成岗,标注的单位是“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全军军事认知与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这说明,其还是一个军事医学领域的专家呢!

如果说这五位专家是研究“靶向肠道菌群调控”领域的高人,相信也不会有几个人会怀疑吧?但是,当这些人的论文,硬是将这一研究与“廉政文化效率”隔空联姻后,人们才会看到这一论文的题目后,就不禁要“扑哧”一声笑出来了——我们的专家们,难道是负责研究如何“专业搞笑”的吗?

说白了,所谓《通过靶向肠道菌群调控人体的物质需求欲望有望提高廉政文化建设效率》的科研成果,目的不就是说要控制官员们的食欲,让他们不想吃吗?——于是乎,官员们就没有了贪吃的欲望,就能控制他们的大吃大喝了。

但是,即使这些研究能达到此一效果,官员不能贪吃了,这就一定代表他们不会贪污腐败了吗?就一定代表可以实现廉政文化的效率提高吗?——不贪吃那几口,难道说明贪官们就不会伸手要钱、要物了呢?显然,专家们并没有找到这一逻辑链存在的必然性与说服力吧?

这样看来,这一研究成果,最终很可能唯一可以达到的目的,那就是帮助贪官们减了肥,消灭了“将军肚”而已,或许,这五位专家能成为减肥药产品的创新者和成功者,但却与什么“提升了廉政文化效率”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吧?

本是在研究医学领域的“肠道菌群”,为何这五位专家一定要如此跨山越海,与“廉政文化效率”进行拉郎配呢?其实也并不难理解!

因为,我们的一些研究机构,要想得到国家研究经费,就要千方百计地跟“政治正确”扯上关系!如果其研究课题能跟现在国家大力落实的“廉政文化建设”攀上了亲戚,则研究经费就会“不尽长江滚滚来”了!

事实上,这篇论文完全可以将其中的“廉政文化”部分去掉,就是只论述如何通过肠道菌群控制人们的食欲,以达到包括减肥在内的饮食健康之目的,这才是这篇论文研究的真正内容,事实上,其中的“廉政文化效率”,完全是画蛇添足硬接上去的“壁虎尾巴”!

为了拿下研究经费,就不顾科学态度,硬往高大上的社会领域方面挤和靠,显然这是缺乏科学态度的表现,也让这样的论文显得不伦不类,最终徒增笑话耳!——这也是为何在我国,一些专家还有另一个别名“砖家”的重要原因吧?【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