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惨教训:源于十字军东征的中世纪欧洲军事后勤

2023-04-24     冷炮历史

原标题:凄惨教训:源于十字军东征的中世纪欧洲军事后勤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术是一部分,战略是另一部分,而后勤是其余部分。

--《理论后勤学》

在早期的武士看来,后勤工作并不如他们的战略重要,而计划又不如实际的战斗重要。因为只有短兵相接才能直接影响战斗的结局。所以在中世纪初期的几百年里,西欧各国都不曾建立过军队后勤组织,也没有恰当的补给方法。很多时候,出征打仗的粮草完全靠掠夺来供应和补给。

然而,随着战争的烈度与规模增长,原先的补给形式已经暴露出严重弊端。例如爆发于11世纪末的十字军东征,就给习惯于漠视后勤的老爷好好上了一课。以至于在短时间内进行恶补,为将来的晚生后辈们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教训

1096年 誓师东征的十字军骑士

在开始浩浩荡荡的东征前,贵族骑士们各自准备了一年时间。他们通过教会方面的捐赠,以及自己变卖财产或强征领地等手段,自筹出前往圣地的基本物资。然而,这些储备并不能满足需要,行军途中还是要不断掠夺沿途区域。但因为还身处欧洲地界,再算上邀请他们的拜占庭人资助,所以并没有暴露出太多缺陷。等到真正足东方,就不得不面临到更多困难阻碍。赛尔柱突厥的不断骚扰和坚壁清野,让他们难以获得引水和食物供应,大量马匹也因自己不熟悉的恶劣气候而成批倒毙。这迫使所有人分成两个纵队,以便减少后勤压力,并向更广阔的地域征集物资。

在1097-98年的安条克围攻战中,十字军在半路途中就因后勤问题而出现严重减员。随后的长期围困更是彻底耗尽了储备粮草,据说在最为艰难的时刻,整个营帐中能作战的士兵只剩下1000人。幸运的是,来自热那亚和英格兰的商船及时送来补给,才使他们在崩溃边缘获得拯救。但赛尔柱军队很快策动反击,将他们反包围进孤立无援的城市中。于是,所有人不得不靠草皮与尸体充饥,还出现了整队逃亡现象。最后利用对方阵营的内讧,才侥幸击败突厥强敌。

善于坚壁清野的突厥人 让西欧骑士们的后勤濒临崩溃

在1099年的耶路撒冷围攻战中,有了前车之鉴的十字军开始吸取教训,为准备后勤工作而休整半年。基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干燥缺水属性,派专人将远处搜集来的淡水用皮囊运到营地。先前抵达的热那亚商人,则能供应部分粮食与酒,他们的船只也被拆卸制造攻城器械。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战争本身对后勤理念的巨大促进作用。每当十字军遭遇补给困难,就容易因减员或逃亡而面临覆没威胁。而且在很多时候,完全是突然抵达的物资援助扭转了战局走私。战况越是复杂,那么后勤的作用就越是凸显。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胜利 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后勤制度改善

中世纪战争的后勤形式

一支典型的中世纪军事后勤车队

当然,今人基于许多古代战争案例,会本能断定就地补给是一种非常失败的后勤模式。理想的状况应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借助仓库准备充分粮草,再辅以足数的辎重运输至前线。但克列威尔德在其所著的《战争与后勤》中得出结论:铁路出现以前,大军在外作战,其基本的后勤保障是依靠就地解决。在友方领土时可多设立集市,依靠随军商人想办法解决。在敌方领土则往往通过强制征收,或者干脆实施抢劫。所以说,自古以来解决后勤问题的办法,不过是让军队掠夺其所需的一切。

事实上,如果古代大军单纯依靠辎重来完成补给任务,那就不得不采取被后世批评家们传为笑柄的脆弱行动。不仅困难重重,还会随着距离拉长而不断加剧。庞大的辎重队伍本身,也会严重影响军队的行动速度。因此,只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从后方输送部队所需。此时,所用的车辆多为临时凑集。偶尔能有按合同使用的商车,更多则为就地征用的普通农民大车。与其说是中流砥柱,不如说是作为就地征集习惯的策略补充。唯有水运可以算作例外,这既是因为船舶具有比马车大得多的载重能力,也是由于船舶本身相对马车不需要什么额外补给品。

大部分中世纪军队 免不了对占领区实施劫掠或强征

公元8世纪,建立法兰克帝国的查理曼,可以说是中世纪后勤组织领域的先行者。他通过颁布《庄园条例》,规定每名士兵都应自备一定物资,还组织过一支能维持几星期的补给车队,以及专门运输攻城武器的队伍。此外,通过在边境设立城堡与哨所,可以把有组织的征集的粮草储存起来。因此,他的军队可以在冬季里进行战争,确保长期围城的顺利展开。

即便如此,数百年后的初代十字军依然没有像样后勤,直到第三次东征时得到根本改善。由于是远道而来,狮心王理查一世认识到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故而在塞浦路斯、雅法和阿克等地先后建立兵站。他还组织专门的伙夫队伍,背负物资沿着昔日的罗马大道前行。而且充分利用船舶在后勤保障方面的潜力,成为历史上后勤保障最为成功的十字军分支。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后勤准备远胜之前两次

此后,西欧人开始将拜占庭的军事后勤制度引入本国,逐渐专业的后勤部队。随后进一步细化,按职能分为收集粮秣,提供食物和看护伤者的人员。正规化的作战部队要设置粮秣官和虏获物队长等职。尤其是前者,往往走在部队的最前头,提早安排可能经过的市场货源。后者主要负责清理战场,按惯例分配战利品。

到了13世纪,英法等国均已出现专门的御粮官,负责粮草的征集、管理和派送工作。他们的权限较大,可直接授权各级行政区征集粮秣,并向驻扎在国内外的陆海军供应粮秣。例如在法国,御粮官通常被称为宫廷面包总管,而在英国则是粮食征发官或御粮司库。同时,还要到每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建立相应储藏设施,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和轮流看守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后勤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大部分中世纪晚期的军队依然需要取之于敌。现代人所熟悉的那种完善保障,还要等路易十四和奉行重商主义的法国来彻底完善。

14世纪 正式的官方后勤体系开始在英法两国走向成熟

中世纪战争中的后勤谋略案例

水运因效率更高 成为古代军队最喜欢的后勤运输手段

正因为对军事行动的重要性,所以用合适手段打击敌方后勤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在相关制度较为薄弱中世纪尤为明显,许多经典战例都不缺乏相似的闪光点。

比如发生在第二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间的哈丁战役,就是萨拉丁完美运用后勤战略所取得的胜利。公元1187年,他首先通过对太巴列的攻击,成功将耶路撒冷国王盖伊的主力军吸引出来。然后故意拒绝接触,不断领着对方在比较干旱、缺乏水源的内陆移动。继而发兵抢占关键性的太巴列湖,彻底断绝对方的取水路线。等到大部分十字军士兵因口渴难耐而士气低落,穆斯林方面正尽请享用着由湖区运来的清澈水源。仅此而言,他们对基督徒的胜利就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哈丁之战 就是运动军事后勤学的完美案例

公元121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同样围绕着后勤补给展开。威尼斯总督亲自部署,以断绝后勤供应为杀手锏,强迫十字军替自己讨伐其他欠债不还的拜占庭帝国。在此之前,他们已采取同样手腕,诱导十字军帮自己从匈牙利王国手中夺取萨拉城。但当对方被迫就犯后,又变本加厉的让他们留下来过冬。从而等到拜占庭帝国的内讧消息,顺势完成教科书级的借刀杀人谋略。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遭胁迫者为何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而不是寻求热那亚等其他航海强邦支援。原因就在于威尼斯人开出了最低报价,让苦于资金困扰的骑士老爷们大喜过望。说到底就是拥有最佳后勤保障方案,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到了15世纪后期,忙于“收复失地运动”的西班牙人,准备终结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据点--格兰那达。虽然其地域较小,却是地形复杂、易守难攻,非常不利于大规模部队维持补给线。于是,刚刚合并的卡斯蒂亚王国与阿拉贡联手,派6000多名工兵修建道路,确保能在复杂地形上运输重型火炮。另有80000匹骡子组成的补给队,专门把从国外采购的粮食运送到前线。当然也包括专门的仓库磨坊的部队,在原有工作外兼职拆毁敌方农舍、协助对港口的全面封锁。最终通过后勤比拼胜利,强迫格兰那达在1492年开城投降。

15世纪 由于火药武器普及 军队的后勤压力更为明显

最后,笔者不忘总结出了古代战争中的后勤学规律:

1 军队越是集中,补给就越是困难。这是因为军队过分集中后的控制区域也要缩小,从而造成所能强征的资源大大降低。同样规模的士兵,在分散或集中抱团状态下的后勤压力不可同日而语。故而在一些兵书典籍中,常有劝说读者采取分进合击策略的语句。

2 静止状态下的军队,比运动中的部队更难获得补给。特别是在野战环境下,每当一个区域的资源被迅速耗尽,就必须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继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古代将领乐忠于狂野对决,而不太愿意对固定城镇进行长期围攻。倘若没能在计划时间内获胜,就不得不面临自身补给耗尽的尴尬处境。

军事后勤学的发展 催生出更为复杂的物流与仓促体系

可悲的是,虽然军事家们都普遍清楚后勤的重要性,但历史上的许多政治家却总是对此表现出不以为然。因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那种用精神原子弹压倒一切的强烈诉求。结果多半是由补给苦难,引发可怕的军事灾难,以及更难收场的政治危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4063c25db19972cdb9d6c4e9fe570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