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号,京东CEO许冉公布了一组重要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京东自营商品SKU超过1000万,库存周转天数仅为31.7天,达到近年来最优水平。
京东自营本身就代表品质,有官方的信任背书,SKU的不断增加说明消费者选择越来越丰富。而库存周转天数降低,也意味着京东运营成本在减少,对消费者有更大的让利空间。也就是说,刘强东强调重拾低价,京东有了更充足的底气。
在电商行业,京东今年的打法极具代表性,各大平台均围绕着价格和服务竞争,在本质上这是把用户放在首位,更加重视消费者的权益。
就拿天猫来说,今年一直在坚持戴珊提出的“用户为先”战略,力推半日达、次日达服务。比如618期间,很多网友刚付了尾款1小时,就收到包裹到货的短信了。据说今年年底前,天猫超市的半日达服务将覆盖全国20个城市。
除了强调物流速度,天猫还加强了物流数字化管理,提升消费者体验。比如菜鸟近期推出了业内首个“包裹导航”功能,包裹入库驿站之后,消费者在手机上就能查看驿站闲忙状态,包裹具体在货架的哪个位置,取快递更方便高效。
另一家一线电商平台唯品会,同样更注重“以人为本”,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好货好价的消费模式,各种“小而美”的服务,也被大量网友点赞是电商服务天花板。在唯品会最新季度财报中,二季度平台活跃用户达4570万。
例如,其他平台还在强调提升包裹送货上门比例的时候,唯品会已经做到了快递包裹100%送货上门。它还跟顺丰快递联手,即便用户需要退换货也能享受上门服务,很多带娃的宝妈寄取快递不方便,就是因为这点偏爱唯品会。
包括唯品会在618和双11等电商大促,策划活动也更明白消费者需求。其他平台搞促销满减等活动,耗费消费者大量时间精力,实际优惠可能很一般。但是唯品会促销简单粗暴,1件也能享受活动价,页面显示多少到手价就是多少。几年第二季度,唯品会上的穿戴类商品GMV同比增长超30%,说明越来越多人喜欢在上面买衣服,既享受大牌折扣,又享受各种天花板级别的服务。
从京东天猫到唯品会,几大平台虽然在讲究差异化竞争,其实干的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围绕消费者“卷”价格和服务。曾经电商买卖的主动权被各大平台掌握,现在开始回归到消费者手里,这才是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