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大家都讲究“养儿防老”,但随着思想观念转变,不少年轻家长会更愿意只要一个“小公主”。
毕竟相较于调皮捣蛋的男孩,女孩往往会更乖巧懂事,而且不需要考虑房子、彩礼等事宜,父母的经济压力会小很多。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虽然养育女儿稍显轻松,但同样存在一些隐患。
晚年时,只生一个女儿的老人很可能面临某些现实问题,家长只有提前了解清楚,做出相应对策,才能让自己晚年过得更幸福。
只生一个女儿,晚年可能会面临三大现实
现实一:家里气氛更冷清
小区里王阿姨只育有一个女儿,大学毕业那年,女儿谈了一个外地男朋友,没两年就商量着订婚结婚。
王阿姨总觉得,女儿嫁得太远,一直劝她再考虑考虑,年龄又不大,不用急着定下来。
但奈何女儿态度非常坚决,再加上小伙子条件也还可以,最后王阿姨只能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女儿远嫁千里之外,经常走动只能是奢望,每次来回都十分不易,尤其最近几年闹疫情,女儿回家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家里只有王阿姨和老伴两个人,冷冷清清,每次看到人家儿孙满堂、热热闹闹的场景,王阿姨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不在少数,当孩子成家立业以后,老人们往往会感到非常不适应。
如果家有儿子在身边,能够时时探望的话,情况可以好很多,而对于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尤其女儿还是远嫁时,老人的孤独感会格外明显,难掩寂寞之情。
现实二:女儿养老有限制
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但归根结底不是真正的儿子,受到几千年“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影响,只有一个女儿帮忙养老,还是有困难的。
一方面女儿远嫁,指望女儿守在身边照顾,本就不现实,毕竟女儿也有自己的家庭,有孩子需要照顾,想要帮父母养老,很多时候会有心无力。
另一方面女婿终究是“外人”,老人很难心安理得让对方承担起帮自己养老的重任,尤其有时还可能会“遇人不淑”,女婿觉得老人太“过分”,最后闹得不可开交,让女儿夹在中间遭受委屈。
现实三:很难在女儿家住得习惯
很多年轻家长觉得“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能为自己养老,老了走不动了以后,大不了住进女儿家里,但女儿家终归是女儿家,老人很难住得习惯,也很难有归属感。
同住一个屋檐下,时间短还好,久而久之,由于生活习惯不同,老人和年轻人之间难免产生一些摩擦。
为了不让女儿和女婿因为自己吵架,老人只能是忍气吞声、委屈自己,不得已小心再小心,生怕引发更激烈的矛盾,感觉过得不舒服、不自在,住得不习惯。
而对住在儿子家里的公婆来说,则往往没有这种顾虑,就算和儿媳发生了矛盾,也不担心被“扫地出门”,照样待得安心。
无论养儿还是养女,都需要培养孩子的孝顺意识
虽说只有一个女儿,晚年生活会遇到不少现实问题,但同样的,辛苦养儿一辈子,最后晚年没着落的老人也不在少数。
为了儿子结婚,有些老人花费一生的积蓄买房、买车、出彩礼,等需要儿子承担养老义务时,却很难实现,只能无奈感慨养了“白眼狼”。
因此,无论养儿养女,家长都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孝顺意识,让他们从小懂得孝敬父母,长大后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尤其要注意的是,家长疼爱孩子无可厚非,但切忌溺爱,家长总是一味地对孩子付出,很容易让他们将一切当做理所应当,没有感恩意识,等将来步入社会,失去了父母的庇护,很难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无法立足,不仅无法为父母养老,还可能变成一名“啃老族”。
当然,除了培养子女的孝顺意识外,家长也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年轻时留一部分储蓄作为夫妻俩的养老金,打牢经济基础,即使到时候女儿无法常伴身边、儿子也难以指望,仍然有为自己养老的能力,不至于陷入困境。
老苗结语:
虽然现在提倡“生儿生女都一样”,但如果只生一个女儿,老年生活难免要面对一些现实问题。
所以不管生儿还是生女,都建议家长为孩子培养好孝道观念,提前为自己养老做好打算,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今日话题:你身边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多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