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使用电子屏幕带来的危害,可能比你想象中还要更严重。
前段时间,四大顶级医学期刊JAMA旗下的子刊,发表了一项关于幼童发育迟缓与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相关研究。
日本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该项研究中表示,当1岁的孩子每天看屏幕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时,他们在2岁和4岁时,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显著落后。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共招募了7097对母子,针对发育和屏幕时间展开调查。
数据显示,如果1岁时孩子有4小时或更长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话,那么在2岁时,其沟通技能、大肌肉运动技能、精细动作运动技能、解决问题技能、个人和社交技能方面,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
等到4岁时,沟通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仍然不会彻底好转,只是出现的可能性会降低。
我们都知道,过多接触电子屏幕会对孩子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但如果说具体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相信大部分家长都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
实际上,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以及我们国内的众多儿科专家们,都曾公开表示“不应该给2岁以下幼儿看电子屏幕”。
所以那些早早就给孩子安排上“电子保姆”的家长们,真的要多上心了!
孩子在2岁前,主要是处于感官敏感期、动作敏感期和语言敏感期。
此时他们需要获得外界不断的刺激,来使自身的感官系统得到锻炼,进而促进大动作能力、精细化动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比如我们倡导家长此时多与孩子进行互动,让孩子能够多玩、多看、多接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促进发育。
但试想一下,如果只是随意地把孩子扔到电视边,让孩子整天盯着屏幕,哪还有时间接受外界的刺激呢?
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越多,孩子运动和学习的时间就会越少,发育自然也会越差。
这里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如果让孩子适当观看一些益智节目,是不是也能起到教育效果?
但我们要知道,3岁以后,孩子才会逐渐进入空间敏感期、色彩敏感期、逻辑思维敏感期,才能真正对节目内容有基本的理解。
换句话说,2岁以内的孩子实在太小了,哪怕让他们观看益智节目,他们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压根就起不到什么积极效果。
这也是为何,全世界几乎所有权威机构,都建议孩子2岁以内尽量避免观看电子屏幕的原因。
随着孩子年龄逐渐长大,那是不是就代表可以在电子产品上适当放松,让他们多一些“电子娱乐”时间了呢?
答案显然不是,使用电子产品过多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终身伤害。
美国儿科医学会杂志上,曾发表一项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研究。
研究人员找到一群长期接触电子屏幕的3-5岁的小朋友,在进行认知测试、仪器观察后,他们发现这些孩子大脑中部分蛋白质的结构完整性较低,大约16%-56%都受到了影响。
最重要的是,这些蛋白质与孩子的想象力、执行力、自控力,以及未来的语言能力都有联系,而结构不完整也就意味着,这些孩子的以上诸多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此外,研究结果也发现,这些使用电子产品比较多的孩子,在语言和读写能力方面的得分也比较低。
因此,即便如今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几乎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但我们仍要尽量避免孩子对电子产品过多接触,严格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控制。
1.年龄限制
一般来说,2岁以前,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屏幕;
2岁-6岁,可以少量观看,但每天不应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6岁-12岁,每天不应超过1.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
12岁以上每天不应超过2小时,每次时长尽量控制在30分钟内。
2.健康引导
当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我们可以引导其观看正确有效的节目,如果可以进行讲解的话,那么效果会更好。
比如一些关于古诗、儿歌的动画,科学知识的科普等等,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3.以身作则
最后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尤其尽量减少在幼儿面前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
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必不可少,如果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经常玩电子产品来进行敷衍,那么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结语:
完全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太可能,毕竟我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屏幕的世界中。
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使用电子产品来对孩子进行安抚,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危害,尽量做到严格控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今日话题:你平时会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