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欧冠兵败后的震荡还在继续,孔蒂的发飙,仍是目前的焦点。
舆论有很多讨论,多是在批评孔蒂莫名其妙的抨击同僚、老板的不当。可一个问题是:孔蒂说了那么多怪话,那些连轴苦战、拼尽全力的国米球员们,听了之后有何感触?多家媒体指出,孔蒂有些话,对球员们——特别是那些正在高速进步的国米年轻骨干们——不够尊重,这形成了恶劣影响。
民意调查显示,大半球迷认为“孔蒂有些话是绝对不该说的”。
孔蒂发飙时,说过这样几句话:“我们队内这些球员,除了戈丁,几乎都没赢得过什么荣誉。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我该派上谁?来自卡利亚里的巴雷拉,还是从萨索洛签来的森西?”
孔蒂的话如何解读?答案显而易见:有道理,但不该说。
国米本赛季几场糟糕的比赛(被巴萨多特逆转、输给尤文、平帕尔马等等),无不是因为体能和对抗强度下滑,造成的阶段性崩盘所致。
球员太累这是事实,比如说这次魔鬼赛程,国米有6名球员17天打了6场比赛(汉达诺维奇、什克里尼亚尔、布罗佐维奇、巴雷拉、卢卡库和劳塔罗),有2名球员打了5场(坎德雷瓦、德弗赖)。
但疲惫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因为欧洲很多强队,也都是这样连轴苦战。比如多特蒙德,对阵国米时彪悍建功的几名球员,也是过去十多天场场不歇。比如利物浦,很多主力也都是因为疲惫作战而状态低迷,近期红军的一些比赛,也都是前80分钟“保健节奏”,最后时刻“集中填坑”才拿下的3分。
骨干球员疲惫作战,是豪门球队的通病,真正成熟的球队能有办法克服,但是在国米身上,问题就尤为严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孔蒂的打法对球员消耗很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国米很多骨干来说,这是他们职业生涯第一次应对双线作战,不缴学费是不可能的。
典型的代表,是巴雷拉、森西、劳塔罗。
这三位是国米目前的骨干级核心,但前两者来自小球队,习惯的从来都是单线作战、拼光体能歇一周再拼的节奏,所以本赛季很不适应。
劳塔罗上赛季是轮换球员,也没有太丰富的场场出场的经验,他上赛季大半的时间都是一场只能踢几十分钟,甚至几周踢一场。
所以他们不懂得如何在双线作战中分配体能。
把范围扩大一些,什克、布罗佐维奇、汉达诺维奇等人,其实也没有太丰富的多年应对双线作战的经验,毕竟他们上个赛季才上演的欧冠首秀。
不可否认,这些球员中很多人都是上升势头迅猛的新星,但是,一支球队内太多这样的球员,双线作战时,不会分配体能、偶尔走神、状态波动太大,就成为国米全队的气质。
比如,国米状态起伏不定:小宇宙爆发击败多特蒙德,3天后就在帕尔马面前踢了场烂球。
有时就算是在一场比赛里,踢的好的时段摧枯拉朽,踢的差的时段一溃千里,比如打萨索洛连丢2球,打多特连丢3球。
经验不足是国米目前的大问题。
应对双线作战,不懂得如何分配体能。
面对对手起势,不懂得如何“苟”住胜果。
尤文战平给国米留下反超良机,不懂得如何抓住战机……
孔蒂意识到,球队将为“半成品球员”、无争冠经验的球员太多而付出代价,他本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所以就说出来了。
《共和国报》披露:孔蒂在后续引援方面提出要求,一定要引进具有丰富的欧冠经验、有足够的争冠甚至夺冠经验的洲际级球员,像那种半成品新星就别再买了,球队气质需要整合。
众所周知,近期有很多转会传闻,马洛塔所关注的目标,有不少德保罗、卡斯特罗维利、库鲁塞夫斯基这样正在崛起的新星。
但孔蒂所喜欢的,始终是卢卡库、哲科、比达尔、马蒂奇这种经验丰富的豪门出来的球员。他认为,队内有巴雷拉、森西、劳塔罗、巴斯托尼等太多新星需要培养,已经够多了,理应签入“冠军球员”来调和球队的整体气质。
《米兰体育报》也认为,这是目前国米教练团队和决策团队之间主要的业务分歧之一。因为决策团队还是想制造更多的“新什克”、“新劳塔罗”。
孔蒂这番“冠军球员少”、“从萨索洛、从卡利亚里来的”的不当言论,让国米现有很多球员都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尤其是森西巴雷拉两位被点名的骨干成员,《共和国报》、《米兰体育报》用“不相信”、“懵了”这样的字句来形容他们第一时间的反应。
他们是赛季开始以来,国米表现最好的球员之一,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会被主帅以这种方式来点名。
接下来,国米这批新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给出回应,将是一个看点。
球迷们当然期待这些新星用出色的表现,用率队成功的方式打脸孔蒂,去证明一个道理:是谁说草莽之中无好汉、青萍之末无英雄?豪门来的就三头六臂?小球队出来的就不能斩将夺旗?谁天生就是冠军球员?不都是拼出来的!
但如果这些新星因为教练的不当言论而被打击积极性,扛不住精神压力,进而因为心事太多而表现下滑,那么蓝黑军本赛季的前景就可能横生变数。
球员们的心态和回应会如何,人们无从得知。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国米必须出手敲打一下孔蒂这种混不吝的性格、管不住的大嘴。趁现在还没有什么大麻烦的时候,国米就应该定好规矩、摁住恶习,若放着不管,后面的事态就可能会更大,这甚至有可能成为日后孔蒂与国米翻脸决裂的隐患,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