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笔
燃起来了!
17、18日,两天的激烈角逐过后,第四届《超新星运动会》落下帷幕。
决赛现场,率先引入娱sir眼帘的是诺大的成都凤凰山体育馆和醒目的《超新星运动会》字眼。场馆外,一众保安和观众蓄势待发;场馆内,设计了射箭、篮球、攀岩、街舞等各项运动街区,看上去更酷也更潮了。
不仅如此,今年《超新星运动会》还新增了不少冰上运动,包括冰壶、冰舞、短道速滑等,为保障各项冰上运动的顺利展开,节目组新增了另一个场馆。仪式感和赛事感可谓很足,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NOVA工作室负责人、《超新星运动会》节目制片人多晓萌认为,他们需要给艺人运动员营造足够强的比赛氛围,这与大家获胜的欲望是成正比的。
此外,多晓萌还介绍到,今年《超新星运动会》筹备了近9个月时间,是历届最长;上上下下1000多个工作人员,亦是多晓萌所有项目中工作人数最多的一个节目。我们好奇,这档最不像综艺的综艺,如何奏响“文体联动”狂想曲?四届了,还能怎么玩?娱乐产业(ID:yulechanye)围观现场决赛之外,随机采访工作人员、艺人运动员、专业教练员、观众、记者过后,一些属于《超新星运动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随之蔓延开来。
134个艺人运动员输与赢
过去近两个月时间,24支队伍,134位阳光热血的年轻艺人,相约《超新星运动会》,共同完成15个大项、23个小项的体育竞技比拼。“为家乡而战”的赛制,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艺人运动员们“生而为赢”的决心。
这种强烈的观感,身处运动会现场直击各项决赛pk,明显来的更直接。
冰壶决赛,刘宇率先丢进大本营,欢呼声刚落,只见何昶希第三掷直接将刘宇丢进大本营的冰壶碰出营外,高能反超,连媒体采访间的欢呼声也是此起彼伏;女子10米光电手枪决赛,于贞取得冠军,采访时说着自己从来没有拿过第一名的于贞,兴奋不已,整个场馆亦都在为其欢呼。
像这样的时刻不在少数。体育生甘望星在50米决赛跑出6.51s的好成绩,快到整个人像在起飞;激烈视觉感更强的短道速滑,姚琛、韩佩泉均有摔倒,但仍坚持完成比赛,不仅仅是粉丝,现场工作人员、媒体等均有被他们这种拼搏的精神打动。插播一句,在现场“摇人”采访时,保洁阿姨们告诉娱sir,短道速滑是她们最喜欢看的项目,但阿姨们比较关心韩佩泉、姚琛的摔倒有没有大碍,“她/他们应该都很小,但是吃得起苦,很拼。”诚如冰上项目教练张丹教练所说:“我们通过这样的节目(《超新星运动会》)可以看到,不论是艺人还是每个人,对于运动的尊重。他们在比赛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另一位比较特别的参赛艺人运动员——丁当,即将迈入40岁、也是今年《超新星运动会》所有参赛运动员中年龄top1。当“会有年龄困扰吗”、“如何看待比赛输赢”等问题袭来,丁当丝毫没有避讳,她在群访间大方谈起自己的参赛感受,直言来到这里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不论是参加短道速滑还是射箭等运动,整个挑战的过程也让她深感兴趣和热情很重要。她希望用自己的一份经历和收获告诉大家:只要你愿意挑战自己,年龄一点都不是问题。参与多个运动项目的硬糖少女303-郑乃馨直言“有一个误区是大家总是会误以为很多运动需要从小开始练习才行,但其实不是,我24岁了,练习三个多月,也可以的。”言外之意,运动这件事,不论何时开始,都不晚。”
关于输赢,关于如何处理好艺人+运动员的身份,管栎和姚琛也有自己的想法。管栎表示抛开艺人身份,参加《超新星运动会》,他们想展示的更多是一种舞台之外的全新面貌。“我们不是来走走过场,大家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努力拼搏的精神是正向的、是值得学习的。”
姚琛则坦言:不管是艺人还是任何一个人,运动这件事是全民的。“既然我们来到《超新星运动员》,那就一定会认真对待所选择参加比赛的项目,并非只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一个比赛结果,而是整个过程。让观众看到,会产生一种:哎 ,他们在努力运动,努力拼搏,那我也要动起来。”末了,又略带调侃的语气说到,“搞不好,此刻就有观众觉得要去跑个800米,就很好呀。”
看完《超新星运动会》,我决定不再“躺平”!
书接前文。虽然没有产生姚琛说的即刻想要去跑个800米的想法,但确实在看完橄榄球比赛后动了想要接触这项运动的心,产生不想“躺平”想法也并非只有娱sir一人。不少同行的媒体在谈及《超新星运动会》观感时,都各自迸发了之后想要打卡的项目,射箭、滑雪、街舞等。
这种想法与想象也在《超新星运动会》决赛现场发生了人传人的现象。现场观众珊珊从2019年就开始关注《超新星运动会》,不过今年是她第一次现场观看比赛。对于新加的短道速滑、冰舞、攀岩运动项目,姗姗都很感兴趣,她觉得比赛观赏性很强,看完想去体验一下短道速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姚琛短道速滑摔了之后即刻爬起来继续比赛的瞬间,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吧。以及昨天重剑比赛也很燃,在直播运动员备战视角的时,看到赵磊一直在练习,很努力。”
她表示很喜欢看到这些艺人运动员参加《超新星运动会》。“因为平常看到的大多都是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在这个节目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另一面,这就很有意义。”被问及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到节目组,姗姗表示:“希望《超新星运动会》可以一直办下去,希望可以公开售票,再就是希望裁判、赛制、项目继续向专业的、大型的赛事靠近。”
另一位同属00后的观众惠惠,因为就在成都本地上学,第一次来到《超新星运动会》现场,看完就把周末想要去“滑冰”的想法安排上了。对于节目,她希望能多邀请像姚琛、甘望星这种运动细胞本身就很好的艺人参赛,强强对决,更刺激更好看。
“很多艺人运动,他们为了比赛去努力的过程,很燃。”“今年的运动项目,明显更年轻也更专业了。”类似的话术表达,也多次出现在娱sir与现场观众的对话中。坦白说,《超新星运动会》确有令观众们看到了不少艺人运动员的另外一面。
想来,这或许就是《超新星运动会》从2018年开始,逐渐成长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赛事IP的缘由之一。积极响应清朗行动,营造良好的艺人与粉丝的关系,充分发挥公众人物的阳光、积极的一面,反之,也打破一部分对于公众人物的刻板印象;此外,通过举办艺人运动会,践行文体不分家,引领多元的运动方式,助力全民动起来、酷起来的健康生活。
而这些也是吸引包括邓亚萍(总教练)、张娟娟(射箭教练)、庞伟(射击教练)、巩立姣(田径教练)等在内的专业运动员们,纷纷加持《超新星运动会》的核心原因。邓亚萍在解说时不止一次表达作为专业运动员看非专业尤其是艺人运动员,这么血性,为家乡去拼搏的心,别有一番感概:“激发了所有想要赢的心之外,能带动现场、线上观众,积极参与进来。”
第四届了,还能怎么玩?
从2018年开始,四年、四届,《超新星运动会》正在一步步成长为业内,一个不可替代的综艺IP。不过,在多晓萌眼里,《超新星运动会》的定义更准确来说应该是:赛事IP。“和其他IP不太一样,《超新星运动会》是事件类的内容,重要的是要落地。”
今年还能怎么玩?
多晓萌有一套清楚的逻辑。“调性鲜明”是今年《超新星运动会》的使命。过去的三届广泛传递了《超新星》的运动会属性、拼搏精神。第四届在洞察清楚超新星以年轻人为主的用户年龄层后,不论是新增的运动项目还是运动街区,都是在此前的基础上,彰显更酷更潮的运动感召力,呈现这些艺人运动员身上青春荷尔蒙该有的样子。
新增项目、打造运动社区......“我们核心想要传递的运动倡导依旧不变,希望年轻人能够动起来。《超新星运动会》现在的规格,全部按照职业体育赛事的规格来配的已有的艺人运动员们创造一个个的记录,对于大众来讲,还是有一些挑战空间的。”多晓萌透露,在未来情况允许的话,《超新星运动会》会更进一步落地,可能会是某个时尚公园,或者街区,也计划推出“粉丝体验日”。不难理解,赛事+嘉年华的玩法,《超新星运动会》的想象空间还很大。
新变化就意味着新挑战,尤其是今年的各项冰雪项目。短道速滑、冰上跳舞等对于专业性有要求,需要艺人运动员长时间的训练。采访中,多晓萌没有否认新增冰上运动其中很大一层原因是为了响应和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奥会。最终选定的这些冰上项目是多晓萌和团队在接触过五六百个艺人,和中国滑冰协会深入探讨之后,慎重作出的决定。
其中,滑雪是最早定下来的项目,最让他们犹豫的是花样滑冰。“确实大家对这项运动的了解程度较低,但确实美得极致。”最终参赛的都是对此感兴趣、小时候多多少少练过的艺人。“也不仅仅是冰上运动,每一项运动我们都会和对应的专业协会进行深入探讨:是否可行、可看、可操作,对于非专业的艺人运动员们短期内的成长状态如何。”本质还是围绕《超新星运动会》全民运动的倡导和主旨在做完善。
上半年大众之于奥运会的热潮还历历在目,即将到来的冬奥会,更是热情洋溢,今年8月,国务院还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意在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另一边,近两年推出的体育题材的影视作品,占比逐渐提升。可以明确的是,文体联动、融合必定是接下来的一大趋势,而《超新星运动会》的推出,从综艺出发,令“文体联动”多了一个有力的着力点,3亿人上冰雪、全民运动正在照进现实。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透过这些艺人运动员们由内而外的渗透力、影响力,辐射至更广泛的圈层用户,带动大家一起运动,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09659713_10015665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