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失联17年的曹茜,父母离世也不回家:家庭教育太糟糕

2021-12-18     红衣育儿

原标题:出国留学失联17年的曹茜,父母离世也不回家:家庭教育太糟糕

2020年,辽宁大连一位叫刘玉红的老人,因乳腺癌晚期,感觉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心中一直有个遗憾放心不下。

就是自己的独生女儿曹茜,20年前想出国留学,刘玉红和丈夫曹肇纲东挪西借凑了八万块钱送她去德国留学。

可女儿二十年来都没回家,在2003年打完最后一次电话,这17年来连电话都没给家里打过。

前几年刘玉红也通过村委会联系到中国驻德国的大使馆工作人员找寻过曹茜,打听到她已经毕业并在一所学校任教。

总算让老俩口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好歹失联这么多年的女儿还活着。

如今刘玉红最大的心愿并不要求女儿回家给自己养老送终,只想在自己临走前打电话听听女儿的声音,知道她在国外生活的情况后自己好安心的离开。

万般无奈的刘玉红坐在医院的病床上,握着老伴的手,哭泣着喃喃自语:“女儿呀女儿你在国外还好吗……”

曹肇纲老泪纵横的安慰刘玉红好好养病,自己会去找媒体记者帮联系驻外使馆工作人员,让女儿给你打电话。

在中国“百善孝为先”,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为何曹肇纲夫妻俩的独生女儿如此狠心,这17年来连电话都不给打一下呢?

1979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国神州大地,在东北大连旅顺口的一个偏远乡下,身体一向不是很好的刘玉红,结婚几年没能生育。

在万象更新这一年,也迎来了自己的女儿,让她跟丈夫曹肇纲开心不已。

小时候的曹茜体质差经常感冒发烧,夫妻俩给女儿取名曹茜有层寓意:

刘玉红以前身体不好,知道一种叫茜草的中草药植物对体质虚弱有滋补作用,给孩子取名曹茜就是希望名字带茜字让女儿身体健健康康。

小时候的曹茜很乖巧懂事,看到父母在外面干完活回来,就会给父母拿来洗脸盆让他们洗把脸,再给他们搬来小凳子,这让父亲曹肇纲心里特别温暖,都会抱起女儿夸孩子真乖。

对于家里这样的掌上明珠,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是给她留着,对女儿的爱是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等到曹茜上学的时候也没让父母失望,农村的孩子还在田野里到处玩耍,她一直在家里看书写作业,

每次考完试,她都会把书包里的奖状拿出来交给父母,母亲就把奖状小心翼翼的放抽屉里锁好,

到春节贴对联年画的时候,把一面墙壁就留着给她贴奖状,亲戚邻居来拜年,看着满墙的奖状,都夸奖孩子学习真棒,这是一家三口过年最幸福的时刻。

不过父亲曹肇纲是个对孩子学习管控很严格的人,考虑到自己因当初没多少文化吃了没有知识的苦,把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那时候农村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喜欢在一起玩耍,没有其他娱乐项目就是跳绳踢毽子这些,

可曹肇纲担心女儿跟小朋友玩耍影响学习,成天让她在家里没事的时候就看书,让曹茜天真快乐的童年过得很压抑,导致她的性格变得有点孤僻。

一次村里来了扭秧歌表演,曹茜才有机会去村里跟小朋友玩跳绳,这次玩的太尽兴,到吃午饭都忘记了回家。

曹肇纲看孩子在外面玩的吃饭都不知道回家,去找她回家吃饭发现跟小朋友还玩的正带劲,

就忍不住给女儿打了一巴掌,还骂她是不是玩傻了,连吃饭都不知道回家。从这以后曹茜就不怎么喜欢跟父亲讲话,跟父亲间的隔阂慢慢开始产生。

曹茜虽然在家里对父母开始有不满,在学习上还是没耽误,小学到初中都是在班里前几名。

在中学的三年时间,曹茜一直是学习优秀温静又听话的女孩子,深得老师喜爱。

高中毕业在填写志愿的时候,当时的曹茜体会到在家里父母管教的太严,不如报考南方的学校,那边的经济发达。

毕业后在南方找工作方便,离父母远点更自由自在,在得知女儿填报志愿都是南方的几所学校。

父亲气的暴跳如雷:大连这么大的城市就容不下你吗?让她就报考大连师范学院,毕业后就在大连这边找份做教师的工作,一家人在一起方便照顾。

母亲刘玉红也觉得有道理,当老师的工作假期比较多,这样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多。

看到父母都坚持让自己报考大连师范学院,曹茜跑到自己的房间伤心的哭了起来,不过还是听从父母安排报了这学校。

高考结束后,曹茜顺利考进了大连师范学院。因为不是自己理想的学校,在大学的曹茜学习上心不在焉,又离开父母的管控,在生活上就随心所欲。

经常喜欢跟同学们逛街,一个人最热衷去图书馆看那些言情小说,回到宿舍给同学们讲徐志摩,张爱玲那些大文豪的爱情趣事,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没有用心学习,成绩当然会一落千丈,在考试的时候有几门功课都挂科。

看到自己这上不了台面的成绩,曹茜也有点惭愧,曾经跟同学聊天的时候说道:

家里的条件不好,父母为了供自己上学,已经是倾其所有,如今考的这么差实在愧对父母,但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不理解自己造成的。

上大三这一年,曹茜努力的学习外语,之所以开始积极学习外语,因为考虑到以自己的成绩毕业就业很困难,还是想办法出国留学镀金有保障。

就跟同学们打听出国留学的事情,说出想去德国留学的想法。

曹茜还听说有学生业余时间去搞电焊来补贴学习费用,就跟同学聊天说自己也做好了去那边利用假期去兼职打工的准备,

这样就可以赚钱供自己上学,不给父母太大负担,还可以离父母远点。

2000年的一个周末,回到家里的曹茜利用吃晚饭的时机,郑重的给父母说出想去德国留学,毕业之后更好找工作的想法。

这让父母大吃一惊,父亲曹肇纲就问:这又是大脑犯了哪根筋,怎么突然又想到出国?出国需要多少钱?

曹茜就告诉父亲,自己已经咨询过,大概在八万元。这又险些让父亲惊掉了饭碗,因为上次报考志愿骂女儿惹她伤心哭泣,父亲这次没敢发火。

就语重心长的告诉女儿:这么多年供养你读书,家里靠种地和打点零工,目前就是把家里能卖的都卖掉,也最多能凑够两万块钱,

何况你一个女孩子去那么远,让父母怎么能放心的下。看到父亲这样说,曹茜又一脸的不高兴,也没有接父亲的话。

母亲刘玉红也在一旁劝女儿:国外又不像国内,到时有个感冒发烧的都没有人在身边照顾你。

看到父母又是一唱一和的阻止自己出国,曹茜起身走进房间并重重的关了房门。

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到女儿又生气进了房间,曹肇纲跟刘玉红两个人一晚上都睡不着觉,一直商量女儿出国这事情。

八万块钱在如今不算什么大事,可在二十多年前够在一个县城买套房。

一个靠种地为生的家庭本来供养一个大学生就很吃力,一下子又要拿出八万块钱,让父母怎么能睡的着。

商量了一晚上,父母还是决定砸锅卖铁也要借钱送女儿出国圆她的梦。

毕竟就这么一个孩子,上次为选择学校这事给了孩子一次打击,这次不答应她,万一把孩子逼急了有什么三长两短做父母的承担不起。

曹茜看到父母答应了,才开心的返回了学校。曹肇纲就开始到处找亲戚借钱,最后又托人去银行贷了一万块钱才凑够了这八万块钱。

出国留学的日子到了,曹肇纲把包好的八万块钱背着,给女儿送到了机场,可是对父亲一直有成见的曹茜,并没有给父亲说句暖心的话语,漠然的坐上了远航的飞机。

到了德国后,曹茜的生活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美好,首先就是语言不通,开始去上学的两年不得不苦学德语。

开始带去的八万块钱也根本不够用,自己只能靠兼职去华人开的餐馆端盘子来补贴学习上的开销,但这些也还是不够用。

本来不想给父母打电话,只是每次让家里汇钱的时候打个电话。父母想给她打电话,那时候也没有手机。

从2000年到2003一共又让家里给汇了3万多块钱,当年父母凑八万块钱学费已经是债台高筑,每年还要给她凑一万多,这钱有多艰难只有她父母的心里才有体会。

可是平时父母想她盼望她写信或者打电话,三年时间给家里只写了两封信,从来等不到电话,所以一次父亲实在憋不住就在曹茜打电话要钱的时候,冲她吼了起来:

每次就知道打电话要钱,父母要是在家病死了都等不到你的电话。

经过父亲这一吼,曹茜十个月都没给家里打过电话。2003年,硬撑了十个多月的曹茜又不够钱交学费,不得不再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曹肇纲接到电话那一刻,近一年来对孩子的思念担心焦虑各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控制不住自己就对女儿斥责到:

“我还以为你死在外面了,没想到你今天还会给我打电话……”这次电话真的成了永决。

2005年,已经两年没等到女儿电话的曹肇纲跟妻子刘玉红念叨:孩子一直是犟脾气,上次打电话骂了她,这两年没打电话,大概是等春节回家过年吧!

听到丈夫提打电话的事,刘玉红伤心落泪就数落他:明明知道孩子脾气犟,你还要骂她,孩子不打电话都是被你骂的。

听到妻子的数落,曹肇纲也难过的说道:当时自己急躁了点,下次再不会了。可在期盼中等到春节,别人家都是欢声笑语热热闹闹的过大年。

夫妻俩只能把女儿以前在家坐着的位置摆了一双碗筷,两个人在焦急流泪中等了一年又一年,眼睛快盼瞎,泪也快流干,两个人在等待中慢慢变老,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依然没有女儿的消息。

曹肇纲有时看新闻上有些留学生在国外遭遇不测的消息,让老俩口心里隐隐担忧,女儿一直音信全无是不是遭什么不测?

想到这里,曹肇纲赶紧去到村委会,让帮忙查询中国驻德国的大使馆,请求使馆工作人员帮忙联系。

最后工作人员几经辗转找到了曹茜,可她拒绝见面,知道女儿一切平安后,夫妻俩不安的心才放下。

2018年,刘玉红时常觉得身体不舒服,最后去医院检查,又一厄运降临到她头上,已经患上了乳腺癌,这一年又让驻外领馆打探曹茜的消息,依然没有结果。

2020年,刘玉红的病情加重,老俩口在万般悲痛中只好找媒体来帮助查查女儿的消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经过媒体报道,很多人都谴责曹茜的大逆不道,这又让老俩口担心这些负面影响会不会对孩子的工作不利。

又后悔不该告诉媒体,这就是中国父母的现状,自己无论承受多大的痛苦,但不能苦了孩子。

经过媒体和在德国的同乡会及使馆工作人员还有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耗时快一个月终于找到了曹茜,但依然拒绝见面采访,为了免打扰还搬家了。

不过这时她已经改了名字和国籍,功成名就的她已经是慕尼黑大学的终身教授,已经结婚生子有了家庭。

并且大家还查出一条消息,曹茜在2004年回国一次,是去见上海的一位男性朋友,一共在上海待了12天,但没有给父母联系。

认识上海这朋友的事在十多年前给家里打电话曾经提过,不过并不是跟上海这位朋友结婚生子。

当媒体同志把曹茜已经是教授的消息告诉曹肇纲夫妻时,他们首先说的是:

“经过你们的报道,对她的工作会不会有影响,我们不图她养老,只要她还活着,生活的好就够了,她那么犟不会再给我们打电话。”

2020年,刘玉红因癌症逝世,就是临终的时候也没能看到女儿一眼,2021年曹肇纲也因肾病加重在郁闷中带着遗憾离世。

在今年有位知情人联系到曹茜,问她对父母这么绝情的原因,她说就是因为想离开父母的束缚才来德国,跟父亲最后一次通话被骂,就发誓这辈子不见他们。

可怜这对多么慈祥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二十年时光都没能看到自己含辛茹苦供养成才的女儿,哪怕是做父母教育方式不对。

曹茜作为一个大学生也应该理解父亲骂你的原因,更应懂得父母把你培养成才的艰辛,不能用这借口对父母怎么绝情。

虽然你的事业很成功,做人确实很失败,要是在家乡,你会被人骂的连头都抬不起的。

曹茜对父母这么“冷血”,让她在大连的一些同学都感觉震惊和不可思议,在同学们眼里她是个初见高冷久处热情,有语言表达天赋的文艺女生,跟同学们相处很融洽的一个人。

她跟父母关系走到这一步,实在让人搞不明白,难道属于在家里父母教育太糟糕?感恩父母孝敬老人是刚上学的孩子都学到的知识,她算是个异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09601304_12111125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