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衡中学生的假期安排,让自家孩子学起来

2019-07-19     云清大

暑假开始了,又看到大家在朋友圈和群里晒娃晒决心。

看看那些豪言壮语,似曾相识,都想弯道超车,都想完成逆袭,都想开学后成绩提升。

但我敢说,90%以上的孩子,到开学时根本实现不了放假前的目标,甚至连老师留的作业都做不完。

真正成绩越来越好的,还是那些学霸。

为什么?因为很多孩子只有宏观的决心,而没有具体的计划。

仅靠一时冲动下了决心,当三分钟的热度过了,还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我们都知道衡水中学的孩子们学习效率高。其实,他们的高效率,是在较强的计划性之下完成的。

在学校上学时精确到分钟的时间管理就不用说了,就算是放假,学校也要求学生在家坚持和学校一样的作息时间。

孩子们从早上一起床,家长就要拍一张在书桌前写作业的照片发给老师。

每天做的作业内容,都要向老师汇报。

学校专门开发了作业网上提交系统,一天的作业做完后,还要对照答案修改,修改完毕的作业,也需要拍照上传。

而且,老师还会隔几天给同学打一次电话,让同学口头汇报最近的学习情况。

这样,学生虽然放假在家,但实际还是在学校的延续,照样保持着高强度的学习状态。

在网上,我们能够找到最后考入北京大学的张喜悦同学的假期安排表:


5:50 开始晨读7:00早饭等8:00-12:30 数学和英语或者数学和语文,最多两套加对答案整理(但也随做卷子的情况而定,一般是不写语文作文时)午饭加午休14:00-18:30 理综必一套或三科都必做一套加整理19:30-21:30或22:00做一套语文或英语加整理 (语文那套布置了作文就放到晚上)21:30或22:00-22:30针对性练习11点之前睡觉。


看看,这不和平时上学一样么!只不过是学习的内容由自己安排了而已。

这样做的结果,是她在放假前就已经把老师留的作业基本做完。

然后,她用余下的时间,把整理的作业又看了一遍,再打印近几年的高考题做一遍并整理。

如此大的学习量,怎么可能在成绩上没有回报!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如果想走高考这条路,如果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只能是增加做题量,没有捷径。

而想让孩子提高成绩,家长最忌讳的就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要努力学习,却从来不在细节上进行帮助和督促。

学习不是打仗冲锋,凭一腔热血冲上去完事,学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有一时的激情,还需要长久的坚持,需要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去做。

和孩子一起制定详细的计划,把宏观的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个时段,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最好办法。

我们都知道,在学校上学之所以效率高,是因为老师有教学计划,哪节课教什么,什么时间节点学到哪儿,都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完成教学进度,还要迅速找时间补上。

要是没有课程表,没有教学计划,只是要求这半年就学这本书,你看去吧,十有八九完不成教学任务。

而如果哪位学生能够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那么,就算没有老师成绩也会很好。

其实学霸与普通学生的差别也在这里。

对于学霸来讲,在学校和在家是一个样的,课上和课下是一个样的。

而普通学生往往是刚放假时信心满满,但过不了几天就会产生懈怠,最终荒废了时间。

趁放假的时间还不久,赶紧自我检查一下是不是已经开始放松了,赶紧做一个详细的计划,然后严格按照执行,这才是重中之重。

正如最后考入清华大学的陈梦格同学介绍自己假期生活时说的那样,“也许最后你没能完美地落实自己布置的所有任务,但是计划性是高效的前提,在你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已经领先于任何人。”

真的,不论是谁,逼自己一把,在暑假实现和在学校一样的效率,就能够完成逆袭。

就算最后考不上清华北大,也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极致。


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一些成绩优异的学霸更是如此,这让小编想到双双考入清华的双胞胎姐妹:焦宇晨、焦宇晓。

人物介绍

焦宇晨、焦宇晓,高中就读于东营一中,2014年双双考进清华。女双胞胎姐妹花焦宇晓、焦宇晨在2014年的高考中取得实考分理科704分和699分的好成绩。



其中,焦宇晓已经获得清华大学“领军计划”资格,除了能降60分录取,如果实考分达到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还可以获得再加20分选专业的“优惠”,同时,姐姐焦宇晨也不示弱,不仅因在全国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中获得二等奖而有20分的加分,还自荐参加并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获得了录取时降20分的“优惠”。


在她们在母校的演讲中提到这样一句话:

假期不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反超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人赢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输在了假期。

下面是她们的假期安排,各位家长和孩子可以好好看一看,相信会有所启发:

早晨起床后,吃过早饭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除了吃饭、上厕所以及饭后简短的休息,我们从早到晚都不会离开我们的学习桌。

从数学到物理,从化学到生物,开学前,看着四本带有三种颜色标记的《教材全解》以及反复琢磨过的课本,我们感到的是假期过得充实的踏实与骄傲。

当然,假期中不仅是做题,也有我们自己安排的单元测试,每一个测试成绩不过85的单元都需要重新来过。

全解上没有测试题了,我们就跑到书店“蹭书”,只做不买,直至过了85,我们才会进行下面的单元。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微博上一名清华学霸的演讲火了。不少小伙伴感慨良多,默默放下了手机:所谓天生学霸,不过是厚积薄发!

这段视频的演讲者叫狄迪,是清华大学硕士生。

他说,其实他也不是什么学霸大牛,他也只是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说得很好。

有太多人把考上清北复交、C9高校归功于智商超常。

但正是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看到学霸背后的努力;

即使看到,也不会承认,毕竟在这些人眼中,抬高别人的智商,比掩饰自己的懒惰,更容易。

《匠人精神》中说: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功到自然成,最终止于至善。正如古大德云:"成大人成小人全看发心,成大事成小事都在愿力。"

由量变而产生质变,这才是聪明人明白的道理。

在学习的过程中,最最需要的,不是一个有什幺小聪明的“智叟”,而是一个下定决心施行笨功夫的“愚公”!

走得慢但能坚持计划的人才会走得更长远。

我相信对于学习也是这样的,逼自己一把,在暑假制定计划,实现和在学校一样的效率,就能够完成逆袭。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hlEGwBmyVoG_1Z4ay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