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长护险,长三角实时结算…2019泰州医保民生答卷出炉

2019-12-22     泰州文话

今年1月21日,泰州市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一年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创新医保医师积分制管理、实现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交上了一份实实在在有温度的医疗保障民生答卷。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监测指标,今年1-9月份,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3.0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45.62万人,城乡居民307.44万人,参保率为98.48%,比省定目标高3.4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全市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5%和73%,超过省平均水平。全市共有5.9万人享受了大病保险报销待遇,累计减轻群众看病负担4.39亿元共有6291人享受了谈判药和特药待遇,累计减轻患者看病负担8849万元。

9月1日,市区长期护理保险正式实施。目前,已有950多人通过失能评估,开始正常享受长护险待遇,累计减轻失能人员经济负担32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家庭困境。

据统计,我市市区重度失能人员约为9000人,他们不少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且经常出现感染、高烧、褥疮、坏疽等家庭难以处理的病情,只能反复住院或长期住院,不仅医疗负担沉重,且家属陪床也难以承受。

11月5日,高港区刁铺街道居民袁荣德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手术,植入了一套血管内无载体含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按原采购价为10900元/套,经参与省集中带量谈判后,价格降到了5780元,降幅达46.9%,减少支出5120元,节省了患者近一半的医疗费用。

在医院,像袁荣德这样享受到高值医用耗材治理成果的患者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市医疗保障部门建立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医用耗材)阳光采购联盟,出台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实施办法,让我市人民群众在家门口用上更加优质廉价的药品。

2019年,市医保部门把打击欺诈骗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暨医保政策”宣传月、“基金监管年”、“百日行动”等系列活动,截至11月底,全市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527家,查处违规医药机构812家,追回医保基金2288.80万元。8-10月份,市区主要公立医疗机构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和大病保险支出同比下降9.60%、9.66%


进一步巩固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成果,共享长三角优质医疗服务资源,4月10日,我市首次实现与上海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双向互通”。取消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限制,只备案到所在省或市,参保人员可任意选择就医地定点联网医疗机构。

取消姜堰区与市区(市本级、海陵、高港)之间异地就医备案,市民群众可持医保卡享受两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和门诊直接结算服务。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2FOW8BMH2_cNUgFii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