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学说话时用"儿语",家长该不该用"儿语"回应?家长别大意

2020-06-18   鲸鱼奶妈

原标题:婴儿学说话时用"儿语",家长该不该用"儿语"回应?家长别大意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有这么一个场景,在一个儿童游乐区,很多小孩子都聚在一起嬉戏打闹,而其中有一个家长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找到自家孩子所在的位置,走过去来到孩子的身边,蹲下身子对孩子说:"宝宝,天色已经很黑黑了哦,妈妈发信息说已经在家做好了饭饭,我们呢,今天就先不玩球球啦,等明天再来玩好不好吖?"

孩子听到了家长的话,抱着手里的玩具球,摇了一下头,脸上带着委屈巴巴的表情,奶声奶气的说:"不要,人家还想要玩球球,肚肚不饿,还不想吃饭饭。"

单纯的听这段对话,是不是感觉到亲子间的相处氛围十分的温馨?尤其是家长的语言表达方式也表现得特别亲近,其实这种带有叠字且通常使用在同孩子进行交流的语言,就是我们常说的"耳语"。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见到"儿语"的使用现象,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尤其是年龄尚小的幼童,在于其进行语言沟通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采用"儿语"的表达方式。

而孩子也表现出对"儿语"表达的青睐,在表达效果上也更适用于幼童,但是在孩子的语言发展学习阶段,家长们对于"儿语"的使用时间和频率也是要多加慎重的,因为如果超出了使用时间范围,还依旧选择用"儿语"来和孩子进交流沟通,带给孩子的不良影响可能也是不容小觑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儿语"的使用时间范围还有使用频率上都有哪些注意事项,以及过度使用"儿语"可能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家长们在这些问题上可千万不要大意了!

一:为什么会使用儿语?

在选择为人父母后,我们便自愿选择承担起一份养育的责任,孩子降生之后,我们便要对其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而本身,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发展状况也是非常在意的,尤其是在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孩子养育引导问题上,家长花费的时间精力也是越来越多。

尚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变化是最明显的,几乎每隔几天都有明显可见的成长变化。

而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引导孩子学习简单的发音和说话也是家长非常注重的,即便是当孩子含糊不清的发出音节的时候,家长也可能激动地喜极而泣。

而到了孩子身体发育到一定阶段,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个小小突破的时候,家长这个时候大多会更加注重使用专业的语言启蒙方法,最常见的就是让孩子借助模范能力来进行学习大人的发音,或者是经常给孩讲一些幼儿故事来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而一般在这个时候,家长们多会不由自主的采取叠字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记忆效果,比如说:吃饭饭、喝水水、小狗狗、睡觉觉…

这种不自觉的叠字语言表达,其实就是儿语表达形式的一种。

叠加的字、夸张的语音语调、可以放缓的语速以及搭配上生动的表情,共同构成了低幼儿童的语言交流方式——"儿语"

二:儿语使用的利与弊

在儿语的使用问题上,我们首先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儿语的使用就是错误的,这主要还是要针对孩子的年龄情况与语言发展程度。

而总结来说,儿语使用利与弊大概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家长们了解:

1.有利之处

在孩子语言学习的初期,越是重复的语言表达方法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可能越好,因此把文字叠加起来会加深孩子的印象,俗称"电报句"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如果直接采用大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许还会导致孩子出现学习困难,从而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儿语的使用让孩子学会把词汇联系在一起进行表达,这样的学习方法更适合他们现在的能力基础。

其次,语速的放缓也更有利孩子听得清楚且减缓紧张感,高昂的语音语调也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绘声绘色的表达则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更加投入到家长们所营造的语言学习氛围中去。

2.弊端之处

为什么"儿语"会被称为"儿语"?其中的"儿"字就是说明了这是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表达方式,但是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是不断发展的,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需要提高。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已经上了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说起话来却还总是带着叠字音,难免会别人感到难以适应,同时站在一个大环境下,也会显得格格不入。

我们虽然也提倡坚持自我独特发展,但是换在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影响到其他方面的,比如书面文字表达。儿语的使用会打乱孩子的正常说话和表达方法,这些错误的语法会让孩子形成习惯, 从而不由自主的在书面文字上也展露出来,这都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所以说,在儿语的使用上,家长还是要多加慎重,因为大多情况下孩子在五岁的时候就会形成母语语法的表达习惯,在这之前家长就要及时的改变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训练方法,尽可能避免儿语使用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儿语使用的"正确打开方式"

1. 婴幼儿时期

· 注意结合面部表情表达

在孩子而婴幼儿时期,耳语更加适合与孩子之间进行交流,这种表达方式对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更有效率,孩子也更加容易接受。

但是要注意,在这个时期家长在使用儿语同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也要注意结合面部表情,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更好的理解,会通过你的表情知道应该做什么以及哪些事情不该做。

· 增强孩子记忆

孩子两岁前说话大多是以单个字为主,甚至有的时候仅是拟声词,而拟声词本身就是重叠的,这个时候孩子的印象就会加深。

同时,拟声词也更有利于强调发音,家长们可以通过借用拟声词来帮助孩子加深记忆提高判断和分辨能力。

2. 幼儿时期

· 耐心很重要

孩子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在读音上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有的时候自己会自言自语或者说出一些含糊不清、颠三倒四的句子。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多一些耐心去听孩子进行表达,多引导和鼓励孩子。

注意千万不要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更不要取笑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再次进行尝试,然后通过较为幽默轻松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语法表达错误,也更有效果的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 适当的减少耳机使用频率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两岁的时候都是会迎来语言爆发期,这个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减少儿语的使用频率。

中科院儿童成长发育测评语言的一项测试内容表明,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听懂一些常见的关联词了,等到两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些词汇。

所以说当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家长就要适当的减少儿语的使用频率,锻炼孩子语言组织逻辑表达能力,这样才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语言能力发展。

孩子学习说话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千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多一些耐心和细心去引导孩子慢慢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鼓励孩子大胆发言,多带孩子进行外界接触交流。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