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造车新势力洗牌?疫情只是催化剂 新能源销量下滑才是根本

2020-04-08   爱卡汽车

[爱卡汽车 爱卡头条原创]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突然爆发,给国内各行各业包括汽车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同时对于发展中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曾经有行业专家曾预测,我们国内造车新势力企业预计在2022年前会进行一次洗牌,而由于2020年开年的一场疫情影响,或将造车新势力的考核提前了,也可以说疫情加速了造车新势力的提前洗牌。

爱卡汽车

疫情是加速造车新势力洗牌的“催化剂”

2014年,汽车圈儿在互联网与新能源激烈的碰撞之下,成为造车新势力发展的温床,一时间汽车产业新增品牌数量超过一百个,在过去的4-5年的时间里,造车新势力经历了融资、推概念车、量产车、上市以及新车交付等一轮轮大浪淘沙般的考验,最终一些车企得以“生存”下来。然而在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由于补贴等因素的影响,销量首次下滑拉开了造车新势力淘汰赛的序幕,今年年初一场疫情的突然爆发,成为造车新势力洗牌的催化剂,势必会有一些抗压能力差的新势力车企出现资金链断裂等情况,甚至还有可能面临退出市场。

据中汽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83.6%,新能源仅销售5.54万辆,同比下滑59.7%,纯电动车型销量为3.85万辆,同比下滑61.3%。新能源车型销量持续走低,对于传统造车企业来说已经是非常艰难了,更别说是造车新势力了,再加上疫情的催化,使2020年的发展变得格外困难,对此新特汽车CEO先越曾发表言论称,今年能活着的公司就算是成功的公司了。

造车新势力的“冰火两重天”—头部车企动作频频,末端车企却面临出局

听起来“能活着的公司已经算是成功了”似乎不是很顺耳,但能够侧面映射出市场的严峻性,虽说在同一市场中竞争,但有些造车新势力企业凭借着技术的背书与积累,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比如说我们所熟悉的爱驰、小鹏、蔚来、威马等,还在稳中有进的发展,已经解决了资质问题,交付量也比较可观;但还有一些造车新势力企业面对疫情的突袭,显然已经自顾不暇,比如博郡、绿驰、前途等企业已经陷入“困局”,面临资金链断裂、上市规划延期等问题,还有可能将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

绿驰汽车资金链断裂,陷欠薪风波

以绿驰汽车为例,绿驰汽车成立于2016年,2018年绿驰汽车的生产基地落户九江,计划投资55亿元,建立年产能20万辆的生产基地,并且在2019年5月与长安汽车签署协议,在原长安铃木第二工厂生产绿驰汽车首款车型,以解决生产资质问题,那么按照之前发布的规划,绿驰首款车型应该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但近期绿驰汽车却深陷“欠薪风波”,一位绿驰的内部工作人员表示,“他曾心怀梦想投身造车新势力,却不曾想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半年无薪拮据的生活,绿驰从去年7月份就开始欠薪,去年11月补发了7月份的工资,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过工资了,现在全靠贷款过日子,目前公司除了内部代号为M500的纯电动SUV项目还在勉强推进,其它的项目都已停止”。

对于绿驰公司欠薪的问题,绿驰汽车CEO任亚辉在公司群里曾表示:“公司就是没钱了,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去求投资方”。据了解,绿驰目前欠薪人数达300余名员工,而这些欠薪员工若想离职,绿驰承诺后会付清欠款,所以在离职前必须签署一份工资已经结清的证明,否则不予离职。

在资金链断裂、上市规划延期、欠薪风波过后,绿驰能否“活着”还是一个未知数。

博郡汽车欠薪、要求员工自已缴纳社保、多名高管离职回归传统车企

与绿驰同样存在欠薪问题的还有博郡汽车,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博郡汽车员工被要求自己缴纳社会保险,同时还拖欠了800余名员工的工资。身处困境中,有一些人选择离开,在今年3月5日,曾担任博郡汽车市场营销和销售副总裁的陈曦离职,加盟奇瑞EXEED星途品牌;3月9日,从领克来博郡才数月的市场传播总裁张震也宣布离开博郡。

与绿驰相比,博郡汽车手握一汽夏利的生产资质和现成生产线,加上研发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量产交付的前期准备工作均已具备,相比绿驰,博郡看似前景可期,其实则不然。

近日我们获悉,3月底博郡汽车创始人黄希鸣准备了一份融资申请,希望得到天津市海河产业引导基金的5亿元投资。即便是5亿元投资到位,博郡对于一汽夏利生产线的改造同样也是“令人头大”的问题,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在技术路线、产品定位以及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化,还有一汽夏利工人的工资,都是困扰博郡的难题。所以在融资的同时,据博郡汽车内部员工爆料称,博郡汽车在做两手准备,博郡内部成立了一个秘密小组在研究国家的破产法案,由此也可以判断出,博郡汽车的前景也是十分令人堪忧。

冰火两重天-末端车企却面临出局

造车新势力企业马太效应凸显

在造车新势力车企中,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格外凸显,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梯队分化现象,虽然新能源销量下滑笼罩着汽车市场,但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依然是动作频频,融资、研发生产以及新车投放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

蔚来总部落户合肥,与江淮加深合作,获合肥政府支持

今年2月25日,蔚来汽车与合肥市签署框架协议,蔚来最终总部落户在合肥,同时蔚来将获得合肥市场政府的战略投资。与此同时,蔚来的第三款量产车EC6项目顺利启动,在ES8、ES6取得不错的市场反响后,蔚来EC6将竞争对手锁定特斯拉Model Y,预计将于今年7月公布价格和配置,9月份起开始交付。

蔚来将在合肥打造一个“大本营”,建立研发、销售、生产基地,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中国总部运营体系,同时加深与江淮汽车的合作。蔚来汽车大本营落户合肥,对于蔚来以及江淮来说都是双赢,还能够更多的获得安徽省、合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小鹏收购广东福迪100%股权,获生产资质

数据显示,2019年小鹏汽车交付量为1.66万辆,排在蔚来、威马之后,是造车新势力交付第三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车企,因资质问题,小鹏首款车型G3是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在今年3月22日,小鹏收购福迪汽车100%股权,解决了供应链布局的核心问题—生产资质,这也意味着,在资质问题解决之后,小鹏旗下的第二款车型—P7或将在肇庆工厂投产。

在众多新势力车企中,威马汽车是收购战略的坚定支持者,很早便打出了“拒绝代工”的旗号。在2017年2月,威马斥资11.8亿元收购大连黄海100%股权,获得了SUV和MPV制造资质,次年首款量产车威马EX5启动交付。不到一年后,威马出手收购了同时拥有商用车、SUV和MPV资质的中顺汽车,业务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解决了困扰造车新势力的生产资质问题。

数据显示,2019年威马汽车以1.68万辆的交付量排名榜单第二位,交付量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表示,智能汽车领域融资能力很关键,能直接决定智能汽车企业能否熬过造车最艰难的前三年。

资质在手增加抗风险能力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暂停了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制造的准入审批,一时间收购整车资质成为主流的选择,这也意味着国家提高了行业准入条件。截止至目前,爱驰汽车通过参与江铃混改获得生产资质,威马、拜腾、理想、雷丁、小鹏等通过收购乘用车整车制造获得资质,也能够反映出,生产资质已不是困扰造车新势力的难题。

新势力车企收购乘用车整车制造资质情况
新势力车企收购标的收购时间股权比例收购费用
威马汽车大连黄海2017年2月100%11.8亿元
中顺汽车2018年1月100%未公布
拜腾汽车一汽华利2018年9月100%承担8.5亿元债务及薪酬
理想汽车力帆汽车2018年12月100%6.5亿元
雷丁汽车野马汽车2019年1月100%14.5亿元
爱驰汽车江铃控股2019年5月50%未公布
小鹏汽车福迪汽车2020年3月100%12.5亿元(估)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对于造车新势力企业获得的生产资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获得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会得到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企业资产规模扩大后,以这些作为抵押物贷款融资都更加方便,企业抗风险能力也随之提升。”

新能源销量下滑,疫情成为加速造车新势力洗牌的催化剂,造车新势力也必须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获取生产资质也是多一重“安全保障”,同时收购生产资质将盘活国内工厂的闲置产能,对促进中国汽车行业资源优化整合都有所帮助,目前企业生存的压力很大,但这只是加速洗牌一种外界压力,相信一部分车企在经历大浪淘沙般的考验后,最终留存下来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未来将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发展的中坚力量。

大考已经到来 造车新势力2019年的成绩单如何?

精彩内容回顾

如何打造最长续航?小鹏P7技术亮点解析

蔚来汽车总部落户合肥 与江淮合作加深

疫情席卷全球车市 产业倒退十年或成真

冰火两重天—头部车企动作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