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北向资金净流入86亿元,连续4日净流入300.22亿元,创2月7日以来最佳单周表现。其中4月14日,北上资金单日流入额超过百亿。北上资金素有“聪明资金”之称,如此手笔是否意味着A股进入底部区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文/视频拍摄
北上资金净买入“便宜股”
近4个交易日,两市共有31股进入沪深港通前十大活跃股名单,其中27股累计获得净买入,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美的集团、五粮液四股累计净买入金额居前,均超过10亿。
外管局近日表示,全球一季度金融市场普遍下跌,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所以在美元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有一部分的投资者减少对股票市场的投资是属于正常行为。一季度境外投资者减持境内的股票大约是100亿美元,相对于中国股市的规模来讲,实际上占比是非常低的,对市场的影响也是非常小的。同时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动总体呈现双向波动,3月中旬净流出,3月下旬则是净流入,所以相关投资的变动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未来中国的市场以及人民币资产对境外资金仍然会有比较强的吸引力,因为总体上看国内市场还是有非常大的潜力。
北上资金一般都被认为是嗅觉灵敏的“聪明资金”,其大幅买入的时候,一般都对应了A股的重要底部或者底部区间。
例如2019年11月26日,北上资金单日买入超200亿元,再如今年的2月6日,此后市场均展开了强势反弹行情。此外,北上资金极少在市场高位或市场顶部大额买入,多次过百亿元的买入交易日中,大盘点位多分布在2500~3000点之间,估值则在10~14倍之间,整体处在历史低位,这也表现出了北上资金善于低位逆向布局、“买便宜股”的思路。
估值已进入底部区间
从估值看,当前A股已进入历史估值低位区间。Wind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A股市场共出现过3次底部,分别是在2013年6月、2016年1月和2018年12月。这三次底部时,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分别为9倍、11倍和11倍,平均为10.3倍,而截至4月17日收盘,沪深300指数11.38倍,已符合底部时期PE的特征。
从近十年中美股市估值水平的走势来分析,A股估值持续低于美股,目前A股仍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而两者的估值差距正在加速收敛。截至4月15日,沪深300指数的整体市盈率(TTM,下同)为11.38倍,近十年来平均市盈率为12.56倍。美股方面,目前标普500的整体市盈率为19.6倍,近十年标普500的平均市盈率为19.43倍。相较之下,A股目前更接近历史估值底部。
破净股队伍扩容
此外,3月以来的市场调整令破净股数量增多。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17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399只个股最新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处于破净状态,较今年年初增加86只。具体来看,有17只个股最新市净率在0.5倍以下,其中众泰汽车、ST华最新市净率不足0.3倍,破净幅度最深。
从历史数据来看,每次破净股不断增加,都预示着市场可能已到达了一个阶段性的底部。比如:2013年6月25日,上证指数达到1849点底部时,当时A股市场共有158家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随后大盘迎来反弹;钢铁、有色、轻工制造成为破净最为集中的行业。2014年7月21日,市场到达一个阶段性底部时,两市共有126只破净股,随后便开启了一轮牛市行情。2018年12月,市场到达2440阶段性底部时,两市共有418只破净股,随后2019年便开启了一轮反弹行情。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个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