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019中国小店经济温度图谱》发布,数据显示广州、上海、杭州、北京、成都,小店经济热力位居全国前五。
这份由阿里的网商银行和支付宝提供的“小店图谱”,描绘了中国小店的典型特征:52%员工数不到5人,90%日流水小于3万。
分析显示,过去一年,日流水3万元以下的各类小店,流水平均增速35%;一半以上小店在2019年增加雇员,预计总计撑起3亿就业。
“小店图谱”显示,成都小店活力大,在用于扩大经营的信用贷款这个维度上,无论是小店数量还是借款次数都是全国前十,贷款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2019年,利用移动支付、外卖平台、小微贷款等互联网工具,成都小店找到了新的增长模式,年流水增幅约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小店于成都而言,承载着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与乡愁,让这座城市更有烟火气息、市井人情与成都味道,更维系着这座新兴城市的庞大消费与商业繁荣。
早在今年8月21日,高德地图联合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市服务业研究院共同发布《2019成都“小店经济”发展报告》,通过大数据分析画了一幅群像。
该报告显示,成都在高德地图入驻小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武侯区分布数量最多,占整体比例达到20%。
在所有成都小店中,餐饮服务、休闲体育服务、购物服务三类最多。以餐饮小店为例,根据阿里本地生活数据,90后是绝对主力,占比接近50%,在奶茶消费上,成都女性消费者贡献了近7成订单。
高德地图大数据显示,在小店综合热度排名较高的街道中,每天街道拥挤程度均是在晚高峰以后,这表明,不少成都市民每日下班后均是“直奔”各类特色小店。
报告通过对成都小店类别的分析,发现了背后的“城市密码”:
最新统计的2019全国主要城市餐饮门店数量排行榜显示,成都餐饮门店数量稳居全国第一,“美食之都”称号实至名归;
成都现有书店3522家,每万人拥有书店2.16家,位居全国前列,是当之无愧的“文艺之城”;
截至2018年底,成都共有便利网点约9000个,24小时便利店门店总数上千家,再度加码“宜居之城”;
成都拥有2万多家茶馆,是全国茶馆数量最多的城市,还以2294家酒吧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缓慢闲适的清吧占比约为70%,这也再次彰显成都“休闲之城”魅力。
2019年成都“码商”(用二维码收钱的实体店主)群体数量较2018年增加了足足5倍,成都小店当前正全力拥抱互联网,迎来全新生长机遇!
(综合中新网、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