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这玩意打着Final标时,我就知道是个狠货。”和一位老熟人提起ZE3000时,他如是说道。之前和他在交流Final子品牌ag的蓝牙产品时,我们都共同给ag的TWS、头戴型号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而ZE3000作为正儿八经打上了Final标的型号,我自然也是非常感兴趣,在拿到手之前就已经被许多朋友催促过听感分享。先说结论,ZE3000是我目前最喜欢的非主动降噪TWS,而只谈声音表现的话,它的听感调教对绝大部分同类型产品来说都有碾压级的优势。
对于TWS来说,我最为常用的JVC FW1000T、索尼WF-1000XM4、万魔舒适豆Pro等都是配备了主动降噪功能的,而功能相对简单的ZE3000则在轻质化、佩戴方面有着显著优势,本体7小时的续航、蓝牙5.2、高通QCC3040芯片、优秀的延迟表现、不错的通话音质、aptX Adaptive编码、超级快速的连接响应等,也使得它在使用体验方面无限接近于那些耳熟能详的手机大厂打造的型号。
ZE3000的配色我选择了更加小清新的白色,表面的磨砂触感显得比较高级,而且和ag的那些型号一样都不易留下指纹,平时和钥匙什么的放在一块即便有轻微的划痕也根本察觉不到。它优秀的人体工学设计加上较为深入与舒适的佩戴,给它带来了很强的通勤和运动属性。
ZE3000的好听,依旧是非常高级的好听。
一开始上耳的时候我当然是想要考察一下它的素质,但仔细一听,又发现没必要,因为面面俱到、五脏俱全,和一个千元内的不错的有线耳塞+像样的小尾巴驱动出来的耳塞,在素质上真的拉不开明显差距,甚至还保留了一定的极低频深度和不错的低频纹理细节。作为蓝牙+纯动圈,它的声音却有着非常不错的密度,我愿意用“鲜活”来形容,因为优秀的密度在听感方面会比较考验耳塞的宽松度、是否有着对应的轻盈感,否则溢出的密度反而容易让声音显得死板。
能量分布上,ZE3000几乎有着黄金比例,低频的量感谈不上多,但颇有深度的下潜和极低频响应使得你又不能把它定义为是一个偏中上盘的塞子,鼓声的表现是有非常完整的响应-衰减过程的,残响氛围也丝毫没有淤积感,可以说底子通透的同时在流行乐的韵味表达上不做任何的削减。我目前听过的绝大多数偏流行的、低频较重的TWS或多或少都有低频偏闷、稍有驻波的问题,但这些耳塞在低频质感的表达上却并不能够胜过量感更少的ZE3000。
人声方面,ZE3000听着会有点像一个稍稍HUFI的A4000,人声的平衡性较好,谈不上有什么毒性,润泽度与颗粒感的表达拿捏到了一个不错的准头,属于那种你把自己的流行歌单开随机播放都完全能够胜任的类型。高频的瞬态和细节让人相当意外,《学友 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 香港站》中有一首小提琴贯穿始终的《不经不觉》,ZE3000目前是唯一一个让我听到直想边抖腿边晃脑袋的TWS。而我另一位作为电音爱好者的烧友朋友,也被ZE3000给洗脑到不行,甚至一度听不下去能量感太张扬、密度拉的过大的型号。除此之外,声场和动态同样是ZE3000做的较为离谱的地方,有宽度、有纵深,边际稍有弱化感,向外阔开的混响也相当自然,在听OST和古典曲目时的响度起伏非常充沛,听流行类的Live甚至有些“屈才”了,尤其是它的中高频动态表现并不会明显输给手头的HE03D+DA1 Cube这个西装组合,器乐党们完全可以放心去选择相信ZE3000。
在1000出头这个价位,纯粹想要买一个来通勤、听歌,对口味没有什么挑剔需求的型号的话,我暂时想不到比ZE3000更能打的型号,它不是什么素质能够一定秒超平的东西,在优秀的综合体验与几乎无可挑剔的杂食度,目前它已经让我刚买到手的WF-1000XM4吃灰了大半个月。作为一个喜欢从产品经理角度审视产品的人,我感受不到这个型号在打造的过程中到底“舍弃”了什么点,它要么不做,但做就把它能给到用户的地方,都几乎做到了最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f2e2b000d2f3584144dec774dba23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