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里的先生,曾给予鲁迅很大的帮助,被鲁迅视为亲人

2023-12-30     一画书画

原标题:“三味书屋”里的先生,曾给予鲁迅很大的帮助,被鲁迅视为亲人

1990年后出生的人基本上都学习过一篇文章,它的名字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其中多次提到了他那时的老师。这位老师名叫寿怀鉴,是鲁迅极其尊敬的老师,但在当时,他却常常被人讥讽“离经叛道”。

寿怀鉴生于公元1849年,可以说自幼在清朝这个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长大,但寿怀鉴的思想却颇为先进,而这种思想也在一方面影响了鲁迅。公元1869年,也就是寿怀鉴二十岁那年他考上了秀才,虽然不算太早,但也算是前途光明。但寿怀鉴却不齿清廷的卖国行为,毅然决定不再继续考取功名,反而是隐居在家乡,成为了一间小小的私塾的教师,而这个私塾的名字就叫做三味书屋。

寿怀鉴是极其厌恶那些外国侵略者的,他拒绝一切洋人参观或者拜访他的三味书屋,同时还在书屋内给自己建造了一个空坟,其含义便是宁死不屈,要跟这些外国侵略者抗争到底。

当时三位书屋一年只招收最多八个学生,而鲁迅与其弟周作人都是其中之一。鲁迅十一岁那年便来到了三味书屋,跟随着寿怀鉴一起学习,后来鲁迅回忆起寿怀鉴是如此评价的:“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而那时鲁迅先生已经在文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了。

寿怀鉴教学跟传统的四书五经不同,他的教学充满了新思想的特点,他注重启发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不强迫学生去学习那些古板的八股文。这在当时的社会无疑是不符合社会风气的做法,因此许多人都在暗中讥讽寿怀鉴,说他是一位离经叛道之辈。而这种教学方法也在鲁迅以及其胞弟周作人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种子,寿怀鉴对鲁迅的影响之大便是比起藤野先生也是相差无几。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学生不听话,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是常有发生的事情,寿怀鉴虽然也设置的有体罚,但却极少使用,除非是当学生犯了一些不可饶恕的罪过时,寿怀鉴才会体罚学生,令他长些记性,但体罚的程度也不会太过严重,最多是打手心。

寿怀鉴倒是喜欢口头批判学生,一次鲁迅为了给自己卧病在床的父亲买药,导致了迟到,寿怀鉴就严厉批判了他,但在日后得知了真相以及鲁迅为父亲所找的药中有一剂药引陈仓米极其难找后,寿怀鉴便开始刻意留意起来。几日后,当鲁迅为陈仓米发愁不已的时候,寿怀鉴亲自背着陈仓米来到了鲁迅家中,虽然没有说太多含蓄问暖的话,但他的行为却让鲁迅感动不已,毕竟嘴上说说谁都会,而实际去做却不容易。

也正是在这件事后,鲁迅对于寿怀鉴的尊敬达到了极点,并且他将寿怀鉴视为了自己的亲人,在日后离开了家乡后,依旧时常写信问候寿怀鉴。但可惜,由于古代消息的闭塞再加上鲁迅特意没有在书信中提及自己的成就,所以寿怀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培养出了一位中国文学界的领军人物--鲁迅,他只是单纯地认为鲁迅还是那个略有些聪慧的周樟寿。(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他第二个名字,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鲁迅还是叫周樟寿)

其实对于一位老师而言,能够桃李满天下以及培养出一位极其优秀的学生,算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了。估计鲁迅也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位老师会去世得如此突然,他也是多半觉得自己小小成就不值得跟老师炫耀,但寿怀鉴若是九泉下有知,定会因为有如此出色的学生而含笑九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ec64ee25f2a335141dc798dac7c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