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2岁男孩坠入机井,爷爷倒挂一夜,直到死去也不放手

2023-12-24     八月未完

原标题:2013年河南2岁男孩坠入机井,爷爷倒挂一夜,直到死去也不放手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2013年8月6日,河南新蔡的消防队突然接到报警,称有一对爷孙掉到井里去了。消防队迅速赶往当地,到现场后队员们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这对爷孙,孙子已经在井里了,而爷爷的双腿倒挂在井外,双手则死死抱着孙子。为了让孙子不至于二次坠落,这位爷爷竟然就这么保持了这个姿势十几个小时!那么,这对爷孙是怎么掉到井里去的呢?最后又是否成功获救了呢?

段书友是河南驻马店市新蔡县沈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干了一辈子农活,和妻子黄彩华生了几个子女。但由于当时生活条件不好,医疗技术落后等原因,好几个孩子都夭折了,最后只有段博文和段博武两个儿子长大成人。长子段博文后来和一名叫王梅的女子结婚了,过了段时间,王梅怀孕了,最后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段书友抱着孙子,十分激动,感觉人生仿佛开始了第二春,干活也更有动力了。他虽然是庄稼人,但也懂得不少历史典故,便给孙子取名为段浩然。“浩然”取自《孟子》中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在《正气歌》中也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段书友也正是希望段浩然能够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有一腔浩然正气,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虽然段书友家里几口人都在地里干活,但干农活毕竟收入有限。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段博文和王梅夫妻俩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把孩子托付给了段书友和黄彩华老两口。不久后段博武也跟随哥哥的脚步进城打工,家里便只剩下了老两口和段浩然这个孩子。

不过,段书友倒并不是很失落。与许多老人全力挽留子女去城里打工不同,段书友非常支持孩子去城里,多挣点钱以改善生活。并且他也不觉得孤独,因为小孙子段浩然一直在他身边。或许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段书友对这个小孙子非常喜欢,经常抱着他玩,比当初对儿子还要亲热。

为了养好孙子,段书友不抽烟了,也几乎不喝酒了,急脾气也改了。之前性格急躁,动不动就发火的他此时变得十分沉稳,任凭小孙子怎么闹也还是心平气和的,毫不恼怒。并且段书友以前卫生习惯不太好,时不时随地吐痰,也不太重视身体卫生,很少洗手洗脸。而现在面对小孙子,段书友把这些习惯全改了。每次和小孙子玩闹前总要洗手洗脸,对家里的卫生也十分重视,经常打扫卫生,生怕把段浩然弄脏了。

许多老一辈人带孩子时的恶习,段书友全都没有,他的转变让熟悉他的村里人都十分震惊。而老伴黄彩华也调侃他说:“咱儿子要知道,肯定要嫉妒了。当初养他们长大的时候,都没见你这么讲究。”

段书友笑呵呵地回答:“这不是时代变了嘛,电视上也讲了,这叫科学育儿。”

段博文和王梅都很吃苦耐劳,也很孝顺。他们在工厂里打工,拿到工资以后便会寄一部分钱给家里。而段书友和黄彩华一辈子都是勤俭持家过来的,早就节约惯了,也舍不得给自己花钱,便把钱都用在了段浩然身上,尽可能给段浩然提供最好的条件。段书友给段浩然准备的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绝不让小孙子受一点委屈。

眼看日子逐渐红火起来,在段浩然两岁那年,段书友买了辆电动车。他在电动车座椅前专门设置了一个儿童座椅,此后这辆电动车就成为了爷孙俩的代步工具,段书友经常骑着电动车带段浩然到处玩。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辆电动车也将会成为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新蔡是个旱涝灾害频繁的地方,2013年8月初,村里连下了几天暴雨。段浩然没法出门,只好在家里玩。到了8月5日这一天,暴雨终于停了。段浩然此时正是爱玩的年纪,在家里憋了好几天,早就受不了了。一看雨过天晴,便立马拉上段书友,指着电动车说:“爷爷,走!”

而段书友正也想出去,毕竟连下了几天暴雨,段书友担心地里的庄稼被水淹了,便想去地里看看。正好段浩然想出去玩了,段书友便对黄彩华说要到地里看看,一会就回来。

黄彩华此时正在做饭,她有点担心,毕竟雨虽然停了,但地面还是十分湿滑的,很容易滑倒。不过段书友在这样的情况下出门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因此黄彩华也没有阻止,只是让爷孙俩注意点安全,看着点时间:“早点回来,不然赶不上吃晚饭了。”黄彩华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不经意的告别,竟然就成为了永别。

黄彩华做好了晚饭,爷孙俩并没有回来。晚饭都凉了,爷孙俩还是没有回来。夜幕降临了,爷孙俩依然没有回来。眼看时间到了晚上8点多,黄彩华终于坐不住了。

她原本以为这爷孙俩只是像往常一样玩过了头,又忘记了时间,但这直到8点多都没有回来,就有些不正常了。黄彩华只好出门寻找,但她腿脚不便,转了一圈也没找到爷孙俩,只好委托几户邻居去找。邻居们也很尽责,一直找到了晚上12点,但依然没有找到这爷孙俩。

大家都明白,到这个时候这爷孙俩都没回来,肯定是遭遇什么意外了。但现在黑灯瞎火的,并且也不知道爷孙俩去了哪,没法盲目去找。邻居们便安慰黄彩华,让她等一等,明天天一亮大家再在村里找更多人去搜寻这爷孙俩。

黄彩华也没了主意,只能等着,一晚上都没睡好觉,第二天早上邻居们就往各个方向寻找爷孙俩去了。其中有个姓李的年轻人走到了一片庄稼地旁,发现了段书友家的电动车。小李感到自己发现了线索,既然电动车就在这里,那爷孙俩肯定就在不远处!然而他在周围找了一圈都没发现人影,这时他突然听到从草丛后头隐约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小李循着声音,扒开草丛走了过去,只见里面是一处塌陷的废弃机井。也正是在这一刻,小李赫然发现有一双腿正死死挂在机井旁边的钢筋上,而孩子的哭声就是从这机井的下方传出来的!

小林瞬间明白过来,这就是从昨晚失踪到现在的爷孙俩。但光凭他一个人也无法把他们救出来,于是小李赶紧跑回村里召集人手,但大伙面对这废弃机井也犯了难。他们发现井口被泥土盖住了,并且由于连日暴雨,泥土变得十分松软。

他们一动,井口周围的土地就会进一步下陷,导致机井被更多的泥土掩埋。稍有不慎,不但救不了这爷孙俩,还可能让他们直接掉下去。村民们束手无策,幸好小李及时拨打了119,新蔡县消防大队很快出警,迅速赶往现场。

消防队赶到后,也深感情况十分棘手。井口已经向下塌陷,被井盖和泥土盖住。塌陷的地方和附近另一处塌陷处形成了一道夹缝,段浩然就吊在夹缝深处,而段书友的双手正死死抱着他,双腿则搭在井外的一处钢筋上,保证自己不掉下去。段书友此时已经是花甲之年了,并且算起来他到现在为止已经倒挂了13个小时以上了。

长期倒挂会导致血液在脑部堆积,引发缺氧,再加上段书友的身子比较弱,消防队员们便准备通过先救爷爷的方式,让爷爷再把孙子拉上来,从而完成救援。然而任凭大家怎么呼唤,段书友都毫无回应,他们只能隐约听到孩子的哭声,消防队员们只好另寻方式进行救援。

消防队员在勘察中发现,这个机井至少有20米深。既然上方出现了塌陷,那么下方也很可能有塌陷状况。如果直接从上方强行救援段书友的话,很可能导致夹缝处再次出现塌陷,段浩然也将遭遇二次坠落,很可能性命不保,因此直接救援的方式是行不通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段浩然的哭声已经越来越小,留给消防队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关键时刻,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消防队员想到了办法:在旁边泥土较为牢固的地方再打一口井,再从侧面把两口井打通,把爷孙俩救出来。队员们立即行动,迅速用机械在旁边又打了一口井。在估计即将到孩子附近的时候,为了避免伤害孩子,队员们改用双手挖掘,最后终于打通了中间的通道,见到了已经满脸鲜血的孩子。

随后段浩然和段书友被迅速救出,而此时大家才终于明白了段书友没有反应的原因:原来段书友已经不幸去世,而段浩然尚有气息,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最后终于康复了。

事后,人们也还原出了当时的事故情景。段书友和段浩然正在废弃机井附近的地里行走,但可能是因为段浩然十分活泼,因此走得很快,再加上地面湿滑,段浩然一不留神就滑倒了。

由于当时机井附近的地面已经出现了塌陷,段浩然一路滑了下去,段书友只能死死抓住孙子的双手,并让双腿挂住了井口附近的钢筋,避免孙子进一步滑落。在这期间,他只能指望有人能发现他停在路边的电动车,进而注意到这里。可惜的是,直到第二天才有人发现那辆电动车。

但段书友的口鼻也因此被大量泥土覆盖,段书友本可以用手抹去泥土,但他为了拉住孙子,就这么死死撑着。在此后的十几个小时里,段书友死死拉着孙子,直到去世。而即便是去世之后,段书友拉着孙子的双手依然没有放松,直到消防队员将他们送出井口,段书友依然保持着生前的姿势。如此深沉的爱,让许多人都为之感动。

而得知此消息后,段博文和王梅夫妻俩以及段博武也迅速赶回了村里。此后段博文坚定地表示,这个家以后就由他来支撑,他一定会尽到作为父亲的责任,不让段书友失望。愿段家人能早日走出悲痛,愿段浩然能够实现他爷爷当初给他取名时的愿望,成为一个正直勇敢,拥有着一腔浩然正气的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e7c4a625dab0464fa8954d4b7c90c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