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人说 | 张瑾:撰写申遗文本,我重新认识了中国

2024-06-24     钱江晚报

今天,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日子。

十年回望,运河边有哪些可爱可敬的人,他们对于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都做了什么,有哪些思考,对未来又有哪些展望?

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推出《运河人说》专题报道,带大家走近这些运河人。

来听一听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保护与发展分院院长、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总撰稿人张谨的分享。

张谨刚刚搬了新办公室,她的工作单位离清华大学10分钟的路程,她说只要学校里喊开会,就能很快赶回去。

5月下旬,她在紧密的会议间隙里,抽出2个小时,和我们聊了聊自己如何从清华博士后出发,进入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撰稿的故事。

“非常有价值”的十年

张谨是2006年到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当时她在清华已经呆了12年,正在攻读博士后,她的导师是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因为吴良镛特别关注文化保护,她自己也一直在关注中国文化,所以最后去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让她没想到的是,正好赶上了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突飞猛进的阶段。

张谨前前后后在文研院呆了十来年,把所有文物的类型都做了一遍,把所有文物的工作也都做了一遍,忙得不可开交。她说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十年,这其中,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是她全身心投入的一个核心项目。

“当时这个项目下达的任务特别重,从国家层面来讲,不敢随便交给任何一个机构,当然因为压力和难点都特别大,也确实没有一个单位敢接,后面就把任务给了国家文物局的直属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至少在把握大局的责任和态度以及专业度上都会保障。”

院里本来人手就不多,当时做这个项目,整个院确实是耗尽了全力。张谨开玩笑说:“时间紧任务重,做完后真有一种减少几年寿命的感觉,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价值文本写了一个月,每天只睡2小时

开启工作后,张谨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运河在哪里”。

“因为南北情况不一样,很多江浙一带的河流都还在,是很清晰的,但是北方有非常多段时断流的状态,到底在哪里,都不太清楚,虽然有很多文献资料可查,但是去现场指认就不太清楚了,所以前面有五六年时间,都在做拉网式调查,有些埋在地下的要做考古勘察,搞清楚到底哪一段是真实的运河本体。”

等到这一波的摸底完成后,离申遗的节点就很近了,最后的两三年时间,就是各个省、市等各地紧锣密鼓地做一些保护工作,对河道、遗产点等实施保护管理规划、颁布法定条例等。

张瑾说,文本的撰写,就是要图文并茂地交代明白“运河的价值”,它完全不是抄文献,而是一份“运河价值”的说明书,因此得逐步对照摸排出来的河道本体、遗产点的现状和实物,撰写其相应价值。但恰恰这些运河段的保护范围等内容,经常会发生变化,给撰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特别是各地开展的一些保护性工程,它一直在进程中的,会有很大的变量。比如有些区域,政府说可能20公里保护做不到,只申请5公里范围,那就要征求各方意见,反复讨论这个做法的合理性,甚至有时候就是多方博弈。所以最后写进文本里的内容,经常要根据这些改变进行滚动式修改。”

张瑾回忆自己撰写价值篇的文本大概有十万字,基本上每天就只能睡两个小时,整整写了一个多月,“最后写成高血压的那种状态了。”

梳理“运河的价值

解决了“运河在哪里”的问题,接下来开始梳理“运河的价值”。

作为申遗文本中价值文本的主撰稿人,张瑾说,在梳理运河价值的过程中,是一个重新发现中国、读懂历史的过程。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要求,里面包含了六个不同层面的价值体系,只要符合其中的一个价值,就有机会成功申报。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找出“大运河到底有哪些独一无二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反反复复研究讨论多个方向后,他们决定删繁就简,首选“创造性标准”——大运河就是主要用的是这条标准,代表着人类创造的杰作。

“这条只要论证充分了,申报就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了,其他的一些标准再加入,就是起到丰满大运河血肉的作用。”

张瑾说,后来在文本又增加了“漕运”,代表是制度文明的见证,这是充分站在了国际视角选取的,“没有漕运,整个国家就不平衡,就像战国时代一样,不平衡有可能带来战争,贫穷的地方要去打那个富饶的地方去抢物资。所以,它变成了一个制度文明的代表,千百年来,无论什么统治者进行国家治理,一定要将漕运制度坚持下来,甚至付出巨大的成本来维系这个制度,能持续1000多年,如果站在国际视野来看,这真的是很神奇的一个事情,很能打动人。”

张瑾说,梳理价值的同时,也让自己有一个新的发现:重新认识了中国、读懂了历史,“这是大运河给我最大的心灵上的震撼。”

中华的古文明为什么能够延续到今天?大运河其实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答案。

“这也是大运河能够感动我们很多人、感动我自己的一个原因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都字认识大运河的过程中找到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e24e1ab4ea383039fd0300b9727e7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