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历史学家责疑炎帝黄帝的存在,为何立即遭到国人的谴责

2023-11-10     车解读

原标题:此历史学家责疑炎帝黄帝的存在,为何立即遭到国人的谴责

在远古中华的大地上,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国家,人们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那时的部落为了生存,大家都会相互争斗,抢地盘抢食物抢女人。

在这片土地上,有两个部落最厉害。一个是炎帝的部落,一个是黄帝的部落。

先说炎帝。

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宝鸡市姜河流域)。

炎帝是原始社会后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称“神农氏”。

炎帝是一个勤劳、聪明、贤能的首领,他制耒耜(lěisì),种五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开辟市场,以物易物,首开商业贸易先河;他还教民用麻桑制成布做衣裳;又削桐为琴,结丝为弦,做成五弦琴,以乐百姓。

炎帝管理部落很有方法,得到了人民的拥戴,部落也日益壮大。姜氏部落首领因懂得用火,故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氏部落共有九代炎帝,传位五百三十年。

再说黄帝。

黄帝是炎帝后期姬姓部落的首领。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这意思是说,轩辕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在襁褓中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透彻。

黄帝领导的部落在他的领导下日益强大,他就开始与炎帝的部落不断地打伏,抢地盘抢食物抢女人。通过三次大的战役之后,炎帝部落终于投降了。中原的其它各个部落纷纷归附黄帝,黄帝统一天下。他重新划分了天下各州,派能臣共同治理各地。他的妻子螺祖发明了养蚕,让人们都穿上了柔软的丝绸。他还教人类酿酒、耕地。还特别重视文化,命大臣仓颉造出了文字。而后,他又收服了蚩尤的九黎氏族,中华大地由归黄帝一人领导。

所以,炎帝黄帝融合后,便形成了早期的华夏族,华夏族人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成为唐人,一般统称为“炎黄子孙”,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炎帝黄帝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祖先。

到了民国时期,有一个有名的历史学家叫顾颉刚对炎黄二帝是否存在提出过责疑。

顾颉刚(1893.5.8-1980.12.25),江苏苏州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那是在1929年,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新编的《国史教科书》当中说:“(黄帝)实在的事迹,还是暧昧难明,……或许是后来的人推想出来的一个奠土建国的古帝”。

顾先生对远古史中的传说人物提出责疑,要着从历史考证的严谨科学态度来说,是可以容忍,但对于一个族群共同的文化祖先进行否定的话,肯定会受到国人的谴责。当时的民国教育部长戴季陶对此非常震怒,他批判道:“中国所以能团结为一体,全由于人民共信自己为出于一个祖先;如今说没有三皇、五帝,就是把全国人民团结为一体的要求解散了,这还了得!”

所以,现在我们对从古到今共同形成的价值观,如“华夏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虽然无法考证其真实的存在,但这些已经作为我们本民族的精神支柱,还是应当去极力维护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d3824df20ae2b6918adc2f30bc37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