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裴琰的野心只是成为宰相,在原著中,他是想一统天下,海晏河清,他想坐上九五之尊的位置,要想天下一统,月落和尉国都要收入囊中,尉国是和椋国一样的大国,而月落不一样,它处于两国交界处,地盘小实力也不强,上百年来一直被两国欺压,为何裴琰手握兵权的时候却没有对月落下手呢?
皇帝病逝之前,裴琰已经手握兵权,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皇帝封他为忠孝王,想要以忠孝二字压住裴琰,不让他谋反,不过即便如此,新帝登基,裴琰依旧成了把控朝政的那个人,他手握大权,虽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他没有对月落下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一:月落不再是昔日的月落
一开始月落的确弱小,为了让尉国和椋国不打自己,月落只能牺牲一小部分族人,让他们成为奴隶,而月落最好的绣娘,也是为椋国和尉国准备的,月落人男女都很漂亮,女子心灵手巧,却只能为奴为婢,穿着最简单的服饰。
卫昭筹谋多年,他想要改变月落的状况,无论是立藩还是立国,只要月落自己不强大,终究还是要被两国欺压的,卫昭便让月落男子读书识字,去两国参加科举,另一部分则是强大自身,月落经过多年励精图治,兵力越来越强,且月落地形复杂,若裴琰想要强行收服月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尉国虎视眈眈
尉国和椋国一样,都是大国。裴琰在南方不稳的情况下他根本就不敢和尉国拼个你死我活,若他真的要攻打月落,尉国必然会趁虚而入,月落处于两国交界处,若月落选择和尉国联手,裴琰必输无疑,裴琰才不会做这种让尉国捡便宜的事。
三:崔亮手中还握着他的亲笔手谕
当初裴琰为了和卫昭联手,曾写下过手谕,让月落立藩,此时的裴琰不过是宰相,即便月落立藩了,他也只是异姓王,可他的所作所为却是帝王才应该做的,裴琰当时的做法实在是僭越。裴琰想名正言顺成为皇帝,一展心中抱负,与尉国一战他看到了民心的重要,若他攻打月落,当年的手谕便会天下皆知,裴琰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裴琰有野心有抱负,手握大权不对月落出手,不过是天时地利都不合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