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服务者泄露用户信息500条以上入刑 公民隐私权要保护

2019-11-18     苏白传媒

网络信息服务者泄露用户信息500条以上入刑 公民隐私权要保护!

网络信息服务者泄露用户信息500条以上入罪 保护公民人身安全!

公民隐私权、信息权、休息权,更重要的是人身安全、生命权是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前不久日本有个美女网红、明星,就是自己在社交媒体晒自拍,瞳孔信息暴露了活动规律和地点,结果被粉丝猥亵、侵犯。而前几年,一些快递公司员工泄露公民隐私安全、信息被判刑的事也是有的。

有的酒店有客人开房信息,结果被利用被泄露被出卖,被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出卖,还有的网站也通过获取客户、用户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甚至有大数据杀熟现象,也就是你的偏好,喜好被机器、算法掌控了,他们轻易能谋取利润。这些都是少数。

少数不良APP、网站可能就是非法获得你信息、资料贩卖给需要的人,有些公司营销、客户人员需要拓展客户,有的违反犯罪分子,尤其是诈骗团伙需要作案,你的身份证、电话、单位、亲戚、亲人信息都被获取了,可能你就成了违法犯罪分子的羔羊。

别的不说,那些推销的、买保险,搞网贷、还有什么要你做广告的,买基金的,投资理财的,买收藏品,甚至是诈骗电话、诈骗短信的,他们可能是花钱购买你的信息、资料,群发。

对此,最高法、最高检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和规定,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泄露500条以上信息,适用刑法,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据新华社、楚天都市报、荆楚网10月26日消息)

诸如一些打车公司、网络在线地图软件和APP可能了解、获悉你活动规律,就和福尔摩斯一样,知道大致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地点,你的手机、电话他也知道,头像、面部特征包括消费习惯他也知道。还有一些理财、贷款APP、信用卡网络机构,你的征信,家人、身份证、财产信息、手机、电话,他们也知道,当然大多数公司都很正规,有严格的保密和安全措施,但是也有个别不良公司,和极少数道德、素质差员工,会利用这些信息牟取利益,他们就是搜集这些信息、资料,贩卖给有需求的人。其间就可能造成一些安全隐患,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最高检、最高法出台此类解释,是对新时期,新环境网络时代信息安全,公民安全的一个及时的介入,包括对一些传授违法犯罪行为的网站,一些销售违禁、犯罪物品的网站也将入刑,这加大了对网络监管和处罚的力度,诸如一些泡学,还有销售毒品和色情擦边违禁物品的网络,可能将遭到打击,并且有法可依。

这也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是法治空间,也是法律管制的空间,将对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维护网络信息安全,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相信今后相关的判决、公诉案例,维护群众、企业人身、财产安全的实践将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文|昆德拉传媒万木春文化工作室 简一川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cz_gG4BMH2_cNUgq2_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