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添瓦,财走人败”这是农村流传下来的盖房俗语,在过去农村人的眼里,盖房、娶媳妇算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了。既然重要,当然讲究也就多。
房子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都是地位非凡,它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建立,是一个人的财富外在表现,古代那些退休高官都是不遗余力地建造府邸,选址、布局、构造、屋内摆设等等一样都马虎不得。
而在农村,盖房子就是一辈子的事,甚至还能当祖宅传下去,老话说“一年建屋千代住”说的就是房子一定要好好盖,只要盖的好,盖的牢,住上几代人没有问题。
这句俗语就是告诉人们,要想房屋牢靠,人丁兴旺,就不能在自己的房子上随意布置添加东西。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封建迷信,不过当时的人们还是非常相信的。毕竟房子在人心目太重要了,“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那我就掰扯掰扯它的合理性一面吧。
首先从风水学上来看,别抬杠,古代人非常信这个。就现在,还是很多人对风水一说深信不疑。
过去的房子都是自家盖起来的,不像现代的商品房,盖好了才能挑,位置方向什么的都不由自己做主。自家的房子可以自己做主了,肯定要找风水先生来算个好位置,风水的位置一旦选定,是不能随意变动的。
因为所谓的风水,不论好坏都是有关联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稍微改动一丁点儿,就有可能从旺财变成败财,从保佑子孙变成家破人亡。自己胡乱增添删改,很有可能就会破坏家里的风水。尤其是添瓦这种事,在过去也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行为,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幸,还会给家人带来危害,因此不能肆意改变房子的布局。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讲,这句话也有一定道理的。
农村的房子虽然可以自建,但地却是一定的。若是一开始没有做好规划,把房子盖小了,或者是平房结构,七八十年代,农村大部分都是平房结构。之后家里人口多了起来,面积上施展不开,就打起了高度的注意。
很多家庭会给自己的房子加盖二层小楼,以满足所有人的居住需要。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房屋建造前,其房梁的承重和房屋高度、重量等数据都是一一对应的,决不能能轻易的变动,不然房梁就会超重负荷,时间久了,房子横梁断裂,造成房屋坍塌,严重危害家人的安全。
此外,即使房梁没事,房屋的地基也会受影响。毕竟地基的打造是与之前房屋的高度对应的。一旦擅自改变房屋高度,那么地基就不能对房屋起到固定的作用。一旦来一场比较猛烈的气象灾害,比如恶劣的台风天气,首先倒塌的肯定是这种随意添砖加瓦的房子,它们在灾害面前根本不抗事。
即使现在,在城中村里很多住在一楼最边上的住户,还是喜欢在自家墙角处私自搭建一个小屋。这种房子最危险,因为没有地基,完全凭空而起,一阵风就能吹飞,到时候房子里的财物丢失了不说,万一屋子飞出去砸伤了人,更是难办。
所以老祖宗才会告诫年轻人不要轻易改造房屋,不过这里的改造是大动,就是影响到地基的那种,要是重新装修房屋的话肯定是没影响的。
“屋内添瓦,财走人败”也正是这个道理,虽然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是这些都是前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得来的,到现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在城里大部分都是楼房,农村也随处可见两层的小洋楼,以前用瓦片和柱子做材料的房子已经很少存在了,也基本上不会再存在“添砖补瓦”的情况,这也是时代的进步。
不过对于以前留下来的俗语,我们应该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态度去吸收和采纳。
总结:
“屋内填瓦,财走人败”在今天说虽然也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它其中却也夹杂着现代建筑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打地基,房内整体设计一般不能轻易变动等。
我们没有必要特别注重前人所言,但也不能站在现代角度去嘲笑挖苦,毕竟时代不同,认识不同,谁也不能超越时代去预判后世。
你们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