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高峰期有路口排长队了!福州街头、公交上、地铁内……一幕幕好亲切啊!“渐渐苏醒的春天③”

2020-02-22   福建新闻广播FM1036

在经历了摁下“暂停键”的空荡城市后,这两天,不少人在朋友圈奔走相告所在城市堵车的消息,欢欣鼓舞于楼下的包子铺又开始营业啦,托尼老师回来啦,还有,终于收到快递啦......在科学防控之下,有序复工复产,这些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市井日常正慢慢呈现在我们眼前。没有一个冬日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福建新闻广播特别策划《渐渐苏醒的春天》,带你看疫情之下,春风拂过各行各业的场景。


“最近开车上路是什么样的情况?”

“路上电动车开始多了吗?”

“坐公交车合适吗?”

“乘地铁安全吗?”

……

随着复工复产,

将要上班的小伙伴们

关心的出行问题还真不少。

来,一起去福州街头感受下。


轰!高峰期有路口排长队了!


这是18:30左右晚高峰时段,记者在车上经过福州工业路二环路口时拍下来的一幕。有没有想到最近是这样的路况?可这确实是真实的路面情况啊!六个车道被排长队等候通行的车全给占满了,虽然没堵到走不动,但密密麻麻的车灯同时在夜幕下亮起,在这特殊时期,是不是很有一种久违的亲切与温暖扑面而来呢?


(仁德路)


再跟着记者到福州街头其他地方看看去。古田路、八一七路、仁德路……好些路段的非机动车道,出行的气息也更浓了:电动车接连不断从身侧穿过,骑手们都默契地让彼此保持一定的通行距离。

(八一七路非机动车道)


好消息,高峰期有路口排长队了!福州街头、公交上、地铁内……一幕幕好亲切啊!“渐渐苏醒的春天”

(西环南路尤溪洲桥头)


复工复产后,多次上路刷街的总体体会:2月13号以来,二环路以及工业路、乌山西路等进出市中心的主干道,早晚高峰时段,路面车流量在陆续增多,2月17号之后,感受更为明显。


高峰期,公交15分钟就发车啦!

下班时间,记者也到公交站去走了走。在福州公交仁德站,站内告示“进场必须佩戴口罩”,每个站台还贴了醒目提示“请自觉排队且相互间隔不小于一米”。

(公交站内提示)

记者跟着调度员江女士走上了171路公交,江女士拿着装消毒液的水壶,对门把手、座位扶手、站立拉手等各个部位进行了细致的消杀,下车后,对驾驶员休息室也做了消毒处理。

(公交车、司机休息室消杀)

江女士拿给记者看的调度表显示,现在,高峰期每15分钟就发一趟车了。江女士说,复工复产之后,因为早晚高峰乘客的数量在缓慢增长,所以,公交车的发车间隔也缩短了,而前段时间还是间隔半小时才发车。另外,公交车每次回到终点站或起点站,发车前都会消杀一次,保障乘车安全。

(乘客自觉分开候车)


(车内乘客自觉隔开坐)


之后,记者坐上了89路公交,感受了下沿途出行。站台内,几名乘客都自觉保持距离候车,上车后,又间隔入座。

(沿途公交站乘客分开候车)


一路坐下来会发现,基本上各个公交站都有几名乘客候车,虽然不如没有疫情的时候热闹,但相比前些天很多公交站空荡荡、车上几个人“包车”的场景,已经变化很大。


地铁内的画风,你可能想不到!

地铁车厢密闭,坐地铁出行是不是不太放心?在你想象中,这时期的地铁内,是不是人也不多呢?给你看下记者在高峰期进入地铁车厢的情景。


人、从、众……沿着车厢过道一路走,一路都是戴着口罩的乘客,这里的乘客数量跟公交上相差太大了。只不过,仔细看是不是觉得画风有些特别呢?是的,一条3米左右的靠座上,基本只坐两三个人,其他人则找个地方靠着站立,也没什么人去拉扶手或握扶杆。

(乘客靠扶杆站立)

其实,从进入地铁站开始,就能感觉到,乘客们都特别默契而自觉,保持距离测体温进站,站台上也分开候车。

(地铁站台,乘客分开候车)

在地铁南门兜站B口、D口记者还发现,投入了智能人体测温设备,能在多人进站时,同时捕捉每一位乘客的体温,并在电脑监控画面上,在乘客头顶显示具体的体温度数。


(智能测温,一次检测多人体温)

据福州地铁介绍,为了做好返程复工客流高峰的保障工作,在福州火车站站、火车南站站等客流集中的站点共投入了4套智能人体测温设备,提升乘客进站效率。另外,福州地铁站内每天会消毒,车厢内每往返一趟也会消毒一次。

(地铁站内)


目前,福州地铁已经将高峰期行车间隔缩短为了15分钟,其余时段暂时保持30分钟,下周一(2月24日)开始,全天的行车间隔还将都缩短到15分钟。不难想象,到时的地铁出行又将会是怎样的场景了!

除了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外,福州闽运汽车北站、汽车南站、汽车西站、华威西园客运站也均已恢复运营,火车站、高速收费站通行也在逐步恢复中。

一切都在复苏,

车水马龙还会远吗?

一起期待吧!


部分素材来源:福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