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道诡异的道德难题,至今也没人能够给出最佳答案

2022-07-23     摄影肖鹏

原标题:这4道诡异的道德难题,至今也没人能够给出最佳答案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如果说法律是明令禁止人们做某些行为的规范,那么道德则是深植于内心的无形标尺。

不违法是最基本的做人底线,讲道德是创建文明社会所追寻共同目标,只不过一个人固然可以为自己树立起道德规范,可若是利用道德二字迫使他人服务自己,那么这种行为便称得上是道德绑架了。

道德绑架属于形而上的思想,它无法达成所有人的一致认同,那么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称之为道德绑架呢?

这4道诡异的道德难题,难倒众人,至今没有答案。

电车难题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中的经典问题,题目内容涉及到了人们比较熟悉的领域,代表性后续总结也很难超越,堪称思想道德实验的其中一环。

由于人们在各个阶段的想法是不同的,所以在社会阅历增加了以后,对同一句话的阶段性解释和选择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今的你再一次看到这个问题还会给出曾经的答案吗?

一个哲学家提出,有两组孩子在轨道上玩耍,第1组的5个孩子所在的轨道是电车正常行驶的轨迹,而另一组的一个孩子则站在废弃的轨道上,此时突然来了一辆正常行驶的电车,你是否选择让列车变道?

这个问题刚刚诞生之初,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让列车变道,这也正是功利主义者的思维模式,简单来说,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成全大部分人,尽管这小部分人是无辜的,并且我们的内心也隐隐的偏向他们,但最终的选择还是会以保全大多数人为准。

法不责众,枪打出头鸟等言论都代表了少数人的悲惨和多数人所受到的保护,正因如此,我们总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多数人中的一分子。

许多人一起过马路的时候,即便大家都闯了红灯,可只要人数够多,内心就会充满安全感,连带着道德的负罪感也会相应的减少。

即便小部分群体的利益牺牲了,可身为大部分群体的一部分,我们却会选择视而不见,因为每个人担心的都只是自己未来是否会成为被牺牲的小部分群体而已。

空地上的奶牛

空地上的奶牛是认知论领域中的经典问题,一位农民养了一只奶牛,他不想让奶牛跑丢,又必须让奶牛放养在空地上,所以他每天都在担心这件事。

有一天,农民主动向送奶工询问奶牛的事情,送奶工表示奶牛还在那片空地上,农民远远望去,果然看到了空地上有一块黑白相间的颜色,于是他认定奶牛确实还在。

可是送奶公再次经过农场返回之时却惊讶的发现奶牛并不在那儿,而农民之所以误认为奶牛没丢,其实是因为空地上有一张黑白相间的纸,真正的奶牛在隔壁的树林里。

此时问题诞生了,奶牛本质上没走丢,那么农民对奶牛依旧在空地上的认知是否正确呢?

通过错误的推断得到了正确的结论,结论固然会被沿用,可错误的推断能否被运用呢?这个问题的争议性很大,不过在数学领域却是个例外。

炸弹难题

这个问题考验了回答者的人性,在涉及到自身生命时,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严刑逼供,可若是这位知情人士是自己的亲属,大家又会如何抉择呢?

群体利益受到威胁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划分人群的亲疏关系,并对自己熟悉的人抱有护短的想法。

特修斯之船难题

一艘船已航行了数百年,它可以无限更换自己的零件,从而永远的航行下去,然而争议便在于此,这艘船更换的零件之后是否还是原来的船,若不是特修斯之船,它又是在更换了什么地方之后才开始改变了?

这个问题关系到整体和部分的组成,后来还被用来研究人的身体,例如人体细胞更换了一轮之后,我们是否还是原来的我们?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a02d0e2858a83c0e097d82cd881bc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