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人抗疫姿势奇葩?看看他们确诊数据,我笑不出来了

2020-03-29     木棉说


今天在网上看到两张图:


一个泰国的爸爸,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在疫情期间跑出门,亲自给他来了个洗剪吹全套,整了一个新发型。



显然,这个丑发型对儿子的“约束”作用非常有效:


“这下爸爸再也不用担心我出门了!”



看着小朋友难过的泪水,人们既心疼又有点想笑...



不过,有一说一:


强行给孩子剪了个丑发型,的确是家长太霸道武断了。


但泰国人民对疫情的态度,是真的要比欧美国家严谨多了。


两种态度背后的差异,可能就注定了今天各国疫情的不同局面....


1月13日,泰国出现第一例新冠确诊患者,到今天已经快两个半月了。


但不管是从确诊人数、新增人数来看,还是从死亡率来看,泰国都比绝大部分欧美国家好,疫情发展得也不算迅猛。



这一切,和泰国民众对抗疫措施的积极响应,是分不开的。


光是“如何保持距离的同时,维持日常生活”这一条,就想出了各种姿势...


比如,出门办事儿,交钱的同时拉伸一下四肢:



签字的时候锻炼一下平衡感:



踮起的脚尖、翘起的小手,显示泰国人民特有的优雅娇俏:



手实在不够长的,网兜杆来凑:



奶茶要喝,但安全距离更重要。


店铺在柜台和客人之间搭起了传送带...



布施的时候也不忘避免传染:


信佛,更信科学...



“远距离”布施,姿态更显信徒的诚恳:



即便是从来都要亲密接触的摩的,只要抓的稳,也可以保持一米的距离:



家里口罩没了,戴上自制“海绵过滤面罩”出门:



回家后,停车前,接受消毒水的洗礼:



摩托车也不能例外:



坐电梯的时候,不仅规定了荷载人数,还划定了站位、站的方向...



营业的餐厅们也接受安排,派出了各自前台,在空旷的大厅里各自守着自家的站台接单:



和餐店前台同意重新排版对应的,是等待接单的外卖员们:


像是一场严格防作弊的考试现场,杜绝等单时候“交头接耳”...



就连警察安保人员们,在执法时也换上了全套防护服,保持了“安全距离”...



可以说,在“保持社交距离”这一点,泰国人民真的是很努力了。


虽然有人调侃他们姿态妖娆,画面好笑。


但只要有用,姿态奇怪一点又有何妨?


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过,疫情这事儿,到了后期,不是自己搞好了,就能高枕无忧的。


泰国疫情整体数据看起来不错,但也在三月中旬,出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


对于小心翼翼的泰国人民来说,这个锅,就是那些不戴口罩来旅游的外国人的。


政府明明在给公众发口罩,但他们就是不肯收、不肯戴,不当回事。


泰国卫生部长更是怒斥欧美游客:


“今天我在清迈,在这里基本就没有中国游客,只有(西方)外国人。


90%的泰国人都是戴着口罩的,但是没有一个外国人戴了口罩。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国家感染这么严重!”



26号在曼谷即将封城隔离前,还有人在机场排队时拍了个视频:


左边这一溜,都是欧美游客。


基本都是轻松度假的姿态,戴口罩的人不足十一:



距离他们不远处,是亚洲(主要是中国)游客:


每个人都戴了口罩,有条件的把雨衣都穿上了,抗疫装备和态度相差甚远。



这一幕也让很多泰国人着急:


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为了抗疫小心翼翼,无比谨慎,


你们却不把疫情当回事,最后疫情爆发了受伤的还是所有人。


怪不得急了的泰国卫生部长,会说出泰国新增“就怪脏脏的西方游客”这样的话...



抗疫难,和放荡不羁的人一起抗疫更难。


这一点,泰国这次也算是深刻地体会到了,我们张文宏医生也早就看透。


昨天,他在线上解答海外留学生如何抗疫的视频里,就提到一个观点:


为什么美国年轻人感染的那么多?


说白了,就是因为太爱瞎混,疫情来了不当回事。


平时该怎么玩,继续怎么玩。


聚在一起还不戴口罩,传染的概率自然就高了。



平时自由散漫惯了,听到疫情严重要封禁了,


第一反应不是回家去宅着,而是趁着夜店被强行关门前出去再嗨一次。



趁着所有酒吧都关之前再喝醉一回:



就是无所畏惧,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新冠阻止自己开Party...



果然是年轻,头铁,不见棺材不掉泪...



所以,对于在海外的留学生来说:


出门遇到到处乱窜、可能感染了病毒自己却不知道的年轻人,概率太高了。


听张文宏医生一句劝:


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比囤药啥的都管用。


如果真的在美国感染新冠了,80%的人都不会太严重:


多吃水果、鸡蛋、牛奶、补充维生素C、吃得多、喝得多、拉得多,都可以熬过去。


剩下的20%,如果真的到了要去医院的程度,又住不进去医院。


这时候,一定要记得求助大使馆。



中国驻美大使馆崔天凯,昨天也通过亲笔信对留学生们保证:


“只要留学生在这里,我绝不会离开”。


果然,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只有大使馆背后的祖国,才是华人最坚强的依靠。



其实,再奇怪好笑的隔离姿势,都不会比偏见自大更让人嘲讽。


如果在疫情开始之初,西方国家能放下对中国人、亚洲人的偏见,或许疫情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


如今,我们自己也要做好新一轮的防控。


就像钟南山在最新的采访中,回答国内是否会有“第二波疫情”时所说:


“我不相信在这么强有力的措施下,会出现大的爆发。”



让我们记住自由散漫会带来的后果,


也记住张文宏医生的话,记住钟南山的告诫:


严防严控,不要放松,不让国内疫情出现第二次爆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4_cuJ3EBfwtFQPkdF_xn.html